教育阅读:警惕“暑期滑落”

标签:
超酷小子五年级下学期暑假教育阅读引导心理规划 |
分类: ★育儿规划★ |
警惕“暑期滑落”
1、据世界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研究,每年暑假,美国学生的阅读与数学水平,平均会退步一个月以上。这种现象叫“数去滑落”,是全球学生的通病。
2、这是因为,若孩子整个假期都处于“放松”状态,少有心智活动的刺激,就会逐渐忘却原本具有的能力。
3、父母可在暑假购买富有挑战性的读物,如“趣味数学”或“思维游戏”等图书,送给孩子。
4、让孩子一天挑战一题,父母可参与其中,看谁先解答出来。孩子常做“大脑体操”,才能对抗“暑期滑落”。
孩子想要什么?
1、有家长问:女儿今年6岁了,最近跟我讲道理时,总是回答“不要吵”“不要说了,不要每次都说是关心我”等等,应该怎么教导她?
2、孩子顶撞你,你可能会觉得没大没小、叛逆。其实,孩子这么说,表示“我长大了,想要自己尝试”。
3、人得自由语言表达,是从“你不要如何”到“我要如何”,最后在适当时间提出需求,和对方协商。因此,当孩子说“你不要如何时”,不可以缓和回应“那你想要什么呢”,让孩子学会表达“我要如何”,迈向自由语言表达的下个阶段。
会旅游,作文才会加分
1、何捷老师是我省阅读、作文、教师素养三项大赛冠军,他在《读写》杂志的特约专访中表示: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时,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答案,应请他观察四周,想想为什么,最后再印证答案,以提升观察力。
2、旅行中观察到的东西很多,孩子常乱成一团。家长不妨每天设定个主题,聚焦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今天只写“美食记”,让孩子把自己想成美食记者,描绘舌尖上的旅途。
把问题交给孩子
1、IBM商业价值研究院,针对1500名CEO调查显示,未来成功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领导能力,是创造力。
2、创造力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耐。但孩子现在对半只能举一反一,因为我们很少让他们思考、想象,少了独立的意见,创造力便不见了。
3、如何让孩子具有创造力?学会以下的问句,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为什么?怎么办?接下来呢?你如何办到的?”
4、不代替孩子思考,而把问题交给他,听听他的想法与做法。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会,只要大人乐于提供机会,孩子也有可能什么都会。
把握孩子的晴雨表
1、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母)”,但即使你是儿童心理学家,也猜不透儿童全部心思。
2、孩子受年龄限制,有时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而且不善于表达情绪。家长提前认识到孩子存在不良情绪,有利于帮助孩子缓解,进而学会控制。
3、你应该学会简单的归纳,知道孩子某些行为背后的意思。比方说,苦瓜脸代表被欺负;说老师不好时,是因为功课太多;噘着嘴表示妈妈不陪他玩...
4、动动你的脑,做做以下功课:列举五种孩子生气的理由;列举五种孩子晚睡的原因;列举五种孩子顶嘴的理由...
每天半小时,拿下数学
1、数学来自生活。家长在暑假里多请孩子“帮忙”,每天也许只要半小时,不仅能磨练他的生活能力,还能培养他的数学能力。例如:训练心算:超市结账时,小票金额对不对?该找多少钱?
2、化抽象为具象:一斤桔子有机颗?一斤面粉和一斤白糖,体积一样大吗?...这些都会让孩子对抽象的数学度量概念,产生形象感知。
3、培养探究能力:煮三人份的干饭要多少米、多少水?水与米的最佳比列是多少?煮三人份的时间,与两人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教育阅读:决定前程的数学力 | |
5、教育阅读:边听音乐边学习,是否有害? | 6、教育阅读:抢救孩子的学习兴趣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