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墨莲花
水墨莲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33
  • 关注人气:40,6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笔为何分叉?怎样鉴别真假狼毫?

(2016-05-28 22:56:28)
标签:

书法

分类: 书法艺术
毛笔为何分叉?怎样鉴别真假狼毫?

毛笔分叉是怎么回事?毛笔分叉怎么办?(附图解析)


启明按:相信很多书友都碰到过毛笔分叉的情况,究竟毛笔分叉是怎么回事,遇到毛笔分叉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今天启明就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网络上一些前辈们的处理方法来说说毛笔分叉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先来看一张图,前几天,一位用了启明定制的毛笔的朋友发了一张毛笔分叉的图片给我,这也是启明之前所售出的首批100支毛笔里边唯一向我反馈说毛笔有分叉情况的,图片如下:
 
 
当时我的判断是,这位书友写的字可能已经超过了这支毛笔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字径,同时,他在书写时可能没有注意及时调锋所致,所以启明首先是建议他把字号写小一些,当然了,分叉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毛笔本身可能存在制作上的缺陷,我觉得这个原因也是不能排除的,启明定制的这批笔虽然是老笔工所做,但是要确保上百支里头没有一支有问题的,我觉得可能也有些难度,但是问题既然出来了,我想我不应该避而不谈,或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直接面对并积极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看过《中国十大毛笔品牌(附毛笔的挑选和保养方法)一文的书友应该知道,启明在谈毛笔的使用和保养的时候提到过“大笔可作小字,小笔不可作大字”的原则,所以,大家在使用毛笔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毛笔的出锋长短和对应的可写的最大字号,关于怎样判定多大的毛笔适合写多大的字,大家可以参考《怎样辨别毛笔最适合写多大的字?毛笔的大小、尺寸如何区分?

除了应该注意不同大小的笔写不同大小的字,启明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毛笔分叉的发生。


一、新入手的毛笔,或者是之前洗净悬挂晾干的毛笔,在正式蘸墨汁书写前,应该先把毛笔放入清水中彻底打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湿的的笔毛有能力将墨汁均匀地导入上来,因为有的墨汁可能比较浓,或者胶比较重,如果是干透的毛笔,直接蘸墨汁,可能导致墨汁在笔毫外边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导致笔头中间的毛没有蘸墨,从而形成空心,这样写字很可能就会导致毛笔分叉。

另外,既然湿笔入墨有导入墨汁的功效,同理,蘸墨前被充分打湿的毛笔在清洗时也会更容易把笔根的墨汁导出,从而更容易把毛笔洗干净。 

二、蘸墨汁的时候应该适量,蘸墨多肯定是很难分叉的,但是多了有时候并不利于书写,但是蘸墨少又极有可能导致毛笔分叉,所以蘸墨的多少也是毛笔是否会分叉的一个因素,应该适量蘸墨。

三、没有及时舔笔与调锋也是导致毛笔分叉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当写完一个或者几个笔画的时候,笔锋已经明显有小的分叉了,但是你却仍然用这种状态下的笔写字,没有及时舔笔至尖的状态,那么这样也极有可能会导致毛笔开叉,当然有些高手懂得在书写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锋向来杜绝毛笔的分叉,这就关乎个人的书写功底和用笔的技巧了。

四、我想再次强调一下,不要用小号的毛笔写太大的字,相信很多初学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初学时,手老是发抖,这时候如果把笔按得深点,会觉得更好掌握毛笔,但是,这样对毛笔来说则是非常有害的,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弹簧在适当的范围内拉伸是会恢复原形的,但是过度拉伸,超过了弹簧的拉伸极限,则会导致弹簧再也弹不回去,毛笔的笔头也是如此,如果你都在用笔的根部接触纸面了,可像而知,就是弹性再好的毛笔,也很难回到当初的状态,那么究竟写字的时候,笔锋用到几分,用到多少合适?这里推荐大家看看什么是三分笔?为什么说明白了三分笔就懂得了运锋?》,这篇文章把用锋多少的问题说得很明了了,应该会对大家的书写有帮助。


以上讲的都是如何预防毛笔分叉,最后我们来看看毛笔分叉的解决办法。

对于已经分叉的毛笔,通常我们可以打一个鸡蛋在碗中,然后把已经洗干净的分叉的毛笔放入到鸡蛋清中,像蘸墨一样均匀地让蛋清浸入笔毛中,再来回舔笔,直至毛笔的笔头呈现如发笔之前的锥形,笔锋回到尖的状态,悬挂起来,置于阴凉处,待蛋清干后,很大程度上能修复开叉的情况。

再次发开来,然后饱蘸墨汁书写,如果还是分叉,就意味着这支毛笔可能的确没有救了。对于这样的笔,只能洗干净了用来当个小刷子用,拿来清理剃须刀或者是键盘啥的还是可以的。




怎样鉴别真假狼毫

http://s8/mw690/001pRDtyzy6TNHPmjOv67&690

 

怎样鉴别狼毫笔的真假(只讨论纯狼毫毛笔) 


启明按:想买狼毫,但是不知道怎样辨别狼毫笔的真假,估计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这里,启明收集整理了书法江湖上一些前辈总结的鉴别真假狼毫笔的方法,同时也整合了自己平时选狼毫毛笔时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不知道怎样鉴别狼毫笔的书友有一点点帮助。


全文如下:


有时候教别人写字,会穿插着给他们讲笔墨纸砚的基本知识,讲到狼毫时,总有人会好奇地发问,问是不是狼的毛做的,相信初学者很多都有这样的疑问。实际上是狼的毛比较粗,是没法用来做毛笔的,狼毫里的“狼”,指的是黄鼠狼,而且做狼毫笔时取的黄鼠狼尾巴上的毛


 

真狼毫(图片来自千枝秀笔庄

 

与羊毫以采用南方山羊毛最好不同的是,好的狼尾以东北产的最好,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是没有羊毫笔那么耐用;另外价格也比羊毫贵,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的黄鼠狼日益减少,加上气候的变暖,所产在毛料质量也有所下降,既长毫又长锋的毛料真是少之又少,所以真正的纯狼毫笔都便宜不到哪里去

 

目前我见过的狼尾毛最长的是6厘米(其中包含笔斗内1厘米)产地为东北地区,价格特别昂贵。一般常见的狼毫笔长度为4—5厘米。因为市场需要,现在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都充斥着各种假狼毫笔,有的是在真狼毫里掺点尼龙,有的则全是用染色的人造毛或是别的毛做的纯假狼毫,还有以黄马毛或黄牛毛为披毛制成的,也有的是用山羊毛染成黄色制成笔头,表面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根部的颜色稍淡或略灰。

 

真的狼毫笔表面呈现嫩黄色或黄色略带红色,有光泽,仔细看每根毛都挺实直立。腰部粗壮、根部稍细。优质的狼毫笔把笔尖润湿捏成扁平型即可见其毛锋透亮,呈淡黄色。

 

下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怎样鉴别真假狼毫笔

 

首先,也是最直观的,就是看长度。狼毫都不是很长,在5厘米以内,超过的5厘米的百分之九十是假的(有极少量长度在6厘米左右的,价格极贵!),或者说是几种毛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兼毫。


http://s15/mw690/001pRDtyzy6SSyr02ESde&690

 

冬狼北尾,这张图可以作为真狼毫长度的佐证(图片来自周亿良笔庄

 

其次,看价格。一般的小楷狼毫成本价都在10元以上,市场上卖的话通常都会超过30元一支。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就有很大可能是掺了别的毛,当然有人喜欢这种掺了羊毛或人造毛的另当别论。(启明按:如果要看其他毛料制作的毛笔,如羊毫、紫毫等,您可以读读我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十大毛笔品牌(附毛笔的挑选及保养方法)》)

 

第三,闻味道,拿到狼毫笔,首先放鼻子下闻闻,纯狼毫的有些没有处理过的会有类似狗的味道。假的狼毫笔则因为工艺的问题,容易有化工染料的味道,或者因为掺了羊毛而有羊的骚味。

 

第四,看颜色。纯狼毫的笔头色泽较浅,有自然光泽,毛根部到锋端颜色由浅到深。请看图以作区别


http://s1/mw690/001pRDtyzy6KXfxfia430&690

 

但有一种制法就实在较难区分了,就是外面用真狼毫做披毫,里面一般就用染色的羊毛、染色猪鬃、人造毛等等材料做成。这种笔只能卖家的诚信,和买家的慧眼了只有开笔后才能辨识当然一些好的网店一般都会有发开的狼毫笔照片的。比如我经常会光顾的砚田书院


 


北尾狼毫发开后——图片来自砚田书院
 
 
 特制的北尾狼毫——图片来自砚田书院,启明自己用的就是这款狼毫。

 

第五,手感!真狼毫摸起来像是在摸一个很健康的、经常给它洗澡的皮毛十分鲜亮顺滑的宠物猫,手感非常舒服,假的狼毫摸起来会觉得粗糙一些。 

 

最后,在书写的时候,真的狼毫笔会力匀而峰不散,力度柔和,感觉整个笔头浑然一体,有一种耍软剑的感觉;假狼毫则尖部小,笔肚大,感觉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写重写轻完全不一样,笔尖写柔弱无力,笔肚写毛躁,根本不好控制。


 这里推荐网上几家靠谱的狼毫毛笔店,除了之前说的砚田书院之外,还有千枝秀笔庄周亿良笔庄周有财笔庄。另外启明还整理关于笔墨纸砚的四篇文章,如果您有兴趣,也可以点击下列文章标题去看看:



 

     
 




 

相关阅读: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在线观看无广告)

怎样鉴别狼毫笔的真假(只讨论纯狼毫毛笔)

最全的欧楷笔法动态图(田氏欧楷基本笔画)

小学生学习书法有什么好处

初学书法应该怎样选择毛笔字帖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王羲之和王献之部分书法作品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部分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印章知识及常见问题(附印章的使用、石料、种类及印泥保养等)

初学书法应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碑帖名称)

最全的欧楷笔法动态图(田氏欧楷基本笔画)

毛公鼎(附铭文及译文断句、临帖视频、电子版字帖)

小学生学习书法有什么好处?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毛笔四德——尖圆齐健(附毛笔的构造及图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