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死者放手——海灵格

(2012-02-04 12:46:35)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理文集

对死者放手­

    海灵格:当自杀发生后,活着的人通常会觉得他们应该可以预防事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他们通常有罪恶感,就像自己亲手杀了他们一样。事实上是自杀的人杀了自己,这不能怪罪到任何人的头上。我们不知道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似乎总是有数不清的纠葛。­

    人们的命运有可能追溯到整个家庭的历史,有时候也可能延续好几个世代。如果死者的命运未受到家人的敬重,那么后代的子孙们仍会感受到一股莫名其妙想自杀的压力,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原因为何。­

    如果一个家庭里的父亲或母亲很年轻便过世,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深陷其中,甚至要追随双亲共赴黄泉。或者,有时候是孩子感受到父母亲有寻死的念头,孩子便会说:“让我来代替你。”­

    伴侣之间也会有同样的情形。当夫妻之中某一个发现另一半有寻死的想法,那么他/她会想替另一半完成。这是立足在极深的爱与尊重的点上,但完全是不理性的。­

    对任何想自杀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种接近已逝家人的治疗仪式。这样的人会想像他们正被吸进死亡之中,并躺在已逝去家人的身边。或者可以说,这就像一个预言的自杀事件。这样的人会去找寻亡者,并与他们呆在一起一段时间,然后等待。照例额,死者会给出讯息,活下去的力量的讯息,但这需要人们能对其敞开心胸,并且再返回正常生活,这才是治疗仪式。­

    另一种情况,那些挂念着死者的人,以为这样才有益於死者;他们完全不理会死者的讯息,这样反而会有不好的影响。因为如此一来,死者就会持续存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

看见­

  我们真正看见的,经常与内在的感觉、希望、恐惧等画面冲突。真正的“看见”能消弭恐惧,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处在亢奋的情绪状态下,若能花些时间真正的去“看见”,就可以觉察到改变的契机,让事情变的更真实而简单。­

    心理治疗师的工作是带着个案真正地“看见”,同时不受恐惧、期望等内在画面的干扰。心理治疗师本人亦担任旁观者的角色,不受个案的情绪、期望与恐惧所影响。­

    他或她应当看见真实的当下,而处理的态度也要非常严谨、慎重。­

    当人们情绪高涨时,通常会闭上眼睛。那是因为感受与内在画面会相互影响,所以他们要闭上眼睛。一旦他们张开眼睛,就无法维持内在的画面,也因此,感觉会有所改变,你会回复清明,能量才有办法继续转动。­

­

圆圈­

    有个愁眉苦脸的人在路上问他的同伴:“请你告诉我,究竟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的同伴回答:“第一件事情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有个起点。然而在生命开始之前,我们早已有许多经历。当生命来到终点时,我们又将回到之前的丰足之中。 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圆圈,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同样的,我们生命的终点将结合我们之前的生命,且没有缺口,就像中间不曾有任何时间的加入。而唯有在当下,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时间。另一件事情是,此生中的一切终将离我们而去,它们就像是属于另一个时空似的。虽然我们相信自己就是主宰,但事实上,我们更像是被某种更高的力量所利用的工具,用完了就被弃置一旁。唯有当我们解脱时,我们才会完整”。­

    那个人苦恼的追问:“我们和我们的成就在此生存也同时结束;那在生命结束时,还有什么重要的事?”­

    他的同伴说:“生前和生后是一个整体。”­

    说完,两个人分道扬镳,各自省思。­

­

­

­

认知­

    曾经有个人一直在找寻最根本的答案。他骑着脚踏车,往开阔的乡间小路出发,他骑了很远,已经远离了熟悉的道路,这时,他发现了一条未知的路。­

    沿着这条路,没有任何路标,他只能信赖他的眼睛以及每一个步伐所提供的讯息。充满探险热情的他继续前进,而之前预知到的东西似乎也越来越确定了。­

    来到这条路的尽头,那是一条大河流,这个人下车看了看,他发现,如果他想继续前进,便得将他身上所有的物品都留在河边,还得离开这个稳固的地面,并被一种远超越他自身的力量所驱策,而他别无选择地得将自己交托出去。他迟疑了,并向后退了。­

    在骑往回家的路上,事情忽然变得清楚了,什么对他才是真正有帮助的,其实他知道的很有限,当然他无法把这样的知识传达给他人。他觉得自己就像某个人骑着脚踏车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只为了告诉他,他的挡泥板松了。他对那个男人大叫:“嘿,你的挡泥板松了!”“什么”“你的挡泥板松了!”“我听不见,我的挡泥板松了,咯啦咯啦的声音太吵了!”­

    这个人突然发现,自己在某个地方做错了,于是他紧急刹车,回转。­

    过了一会儿,他遇到一位年老的上师,他问:“如果你想帮助别人,你会怎么做?大家通常会对一些你也不太了解的事情,向你征询意见,不过就算如此,在跟你谈过之后,他们都会有所帮助”。­

    上师回答:“当某人停下来不再前进,那与知识无关。因为当他需要勇气、想要自由的时候,会先寻求一份安全感。真相是,正确的道路让他别无选择。于是,他会开始绕圈圈。师者并不会被那些借口和幻想动摇,他会找到中心点,然后定位——你就像一个人扬帆等待起风时一样——等待着一句可以影响他的话。当别人靠近他,他们会发现,他就待在那个他们想要去的地方。这答案对彼此都适用,彼此也都是倾听者。”­

然后,上师又补充:“在中心是毫不费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