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适应症
(2010-06-17 18:38: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文集 |
1、对病人的要求
心理治疗通过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人际互动而产生疗效。因此,心理治疗首先需要病人具有接受心理治疗的内在愿望并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其次,需要病人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反省和自我调节能力,需要病人对自己的症状能够从心理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并愿意对产生症状的心理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自我认知、理解和自我反省的同时,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矫正原有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应对方式,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再次,需要病人能够安排时间前来进行心理会谈,具有治疗费用的经济支付能力,保证会谈能够持续地进行;最后,要求病人能够努力地适应社会,尽力坚持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规律,能够与治疗师之外的社会他人(如亲人、同事、朋友等)进行人际交往和心理沟通,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适应症
由于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心理互动而发挥效用,所以,除了上述对病人的基本要求外,心理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针对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展与转归等方面起较大作用的一些疾病,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轻中度的抑郁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分离(转换)型障碍,心身疾病等;而重度抑郁发作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严重的人格障碍、意识障碍等则不适合做心理治疗。
3、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选择
应激相关障碍、轻度人格障碍、神经症及轻中度抑郁障碍等的病人,如果病人拒绝服用药物,愿意承受疾病痛苦,只愿接受心理治疗,这是完全可以的,医生对这些病人完全可以单独采用心理治疗而不必合并药物治疗;如果病人愿意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再接受心理治疗,也是可以的,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重度抑郁发作或伴有严重自杀观念的抑郁症病人,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病人,要首选药物治疗;而在急性期过后或者症状缓解后,在坚持正规服药的同时,如果再能结合心理治疗,则非常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