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交恐惧
(2010-05-31 12:45: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文集 |
摘录
你因为害怕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和他人说话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吗?
一 社交恐惧患者的特点
社交恐惧对于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产生原因,但从大量的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咨询交流中,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特点:
1、很多人都是敏感型,外界的一点变化会导致一连串的思考。周围太敏感根源在于太在意自己,把自己当作环境的中心。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并没有象你想象的那样在关注你。
2、以为自己可以抑制自己诸如脸红、发抖等症状:很多人有了社恐倾向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拼命的抑制自己,抑制自己社恐的症状,比如脸红、发抖等。怕别人看出自己有不安和焦虑。更怕出丑,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或者被人笑话。然而,这种抑制恰恰就是给社交恐惧症的提供了动力。而事情往往会这样,越是想要抑制症状,症状越是要出现。并不是因为出现了症状而导致你社恐了,而是因为出现了症状你刻意的隐藏它才导致的恐惧。所以社交恐惧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对外在某种环境和对某些人的恐惧,而是对自己内在的心理恐惧,更具体的说就是对恐惧的恐惧。
3、有完美主义倾向。恐惧自己不完美,有社交恐惧的人内心都追求完美的我,为什么要追求完美,就是不接纳自己有不足,其内心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常它用苛刻的“必须”,“应当”来控制自己。当社交中稍有“不完美,”很容易自我否定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自我。不接受自己一旦发生社交恐惧倾向,就非常的看不起自己,甚至痛恨自己,结果是可越看不起自己就越社恐。如果能接受自己不完美,接纳自己有社交恐惧倾向,这样的话,就能够逐渐走出社交恐惧的泥潭。
4、隐藏自己的恐惧: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社交恐惧。这本来很自我然的事,可是这种隐藏却起到了强化恐惧的倾向,因为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关注焦点和能量放到隐藏这个事上,指而给社交恐惧加注了能量,把我们本应用于正常交往的能量和注意方向改变了,造成社交失败,更会责备自己,加深了社交恐惧。如果能够突破这点,告诉别人自己有些紧张,有社交恐惧倾向,就起到了给自己减压的作用。反而会让你轻松起来,但正是因为没有了害怕被别人知道的自己有社交恐惧的压力,所以社交恐惧便失去了动力和能量,其实你就摆脱了社交恐惧了。
二社交恐惧的原因
1文化背景的原因:动物身上是看不到社交恐惧现象的,这说明社交恐惧是有其的文化原因的,源自于东方文化中的羞耻感文化的影响较大。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羞耻感文化激发人对自尊、理想化自我、荣誉的执着追求,结果导致对自己产生一种神经质的压抑与否定。东方文化的耻感可能是造就自我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实际情况正是这样,社交恐惧倾向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多于美国人和英国人。
2 个人气质方面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来就有个体气质上的不同,简单的说,在四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起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少。
3 早期成长环境和个人的成长经历
这是引起社交恐惧症的主导原因,甚至可以说是直接的原因,而每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遭遇到的特殊事件也各有特点。所以,如果是寻求咨询的话,咨询师会引导你回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恐惧,深刻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到底怕什么。比如目光恐惧的人害怕别人的目光,怕被人看怕和别人对视,社恐久的人可能都已经形成了泛化,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对视就会恐惧,但是最初是因为什么而害怕别人的目光的呢?仔细回忆害怕的细节,当别人目光扫来时候自己下意识的在担心什么,是怕出丑;又或者是被别人看穿自己的内心;怕别人以为自己的眼光盯着对方;怕对方误以为你喜欢他;怕看到你脸上的东西;怕你自己的表情让对方产生奇怪的想法;害怕别人觉得你帅或者漂亮....
找出这些恐惧是直接的原因后,咨询师会帮助分析背后的原因,从形式上讲主要是有内在的心理冲突。大部分恐惧症状都是有内心两个自己在互相矛盾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一个是具有天性的你存在正常欲望的你要做这件事,而另一个社会性的(因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你却用你长期形成的羞耻心或者自律心理来要求你不去做这件事。社恐人内心瞬间的争斗不像一般人那样马上否决一个自己,而是会不断的来会反复争斗,这就形成了社恐。
咨询师会用咨询专业技术帮助你,从产生的根源让你领悟你社交恐惧的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样的人事件或者说环境让你形成这个潜意识中不断提醒自己要如何如何的。例如,脸红的人和异性恐惧的人也许是小时候父母的“教育”,用无法抗拒的权威性把所谓的羞耻心或所谓的正确的东西强加给你;目光恐惧者可能是因为曾经有过一次很尴尬的目光经历在你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等等。当然,以上这些对社交恐惧直接原因的分析,也可以按这种形式自己去找。只是可能不如专业咨询师引导着做更安全和效果更好。
帮助来访者明白自己才是治疗自己症状的专家。让他明白“你要明白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自己。放弃咨询师有什么魔法,自己不用努力就可以把你治好幻想,咨询师能做的是用他丰富的经验来扰动你固有观念,它的作用是通过外因引导换个角度看问题,看自己,看别人,看环境。而最终解决问题,决定要改变自己思维方式的还是你自己。
自然而然,保持积极的心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接纳自己偶尔还会出现社交恐惧倾向。不要想着马上摆脱它,越是想要摆脱社恐症状,我们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你的身体就越不听指挥,形成神经症,适得其反。坚信自己正走在康复的正确道路上,坚持治疗。可能自己都不知什么时候不恐惧社交,而且喜欢上社交了。
我认为社交恐惧起于偶然,成于必然,消于自然。
很多人患社交恐惧症的历程是这样的,开始容易害羞脸红,但并不当回事,也就没有社恐。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突然开始在意起来自己的脸红了,于是想要控制住,但是脸红怎么能容易控制得住?越是想控制,脸红却更容易出现了,每当有社交场合脸就会不由自主的红起来,到最后,甚至一想到将要出现的社交场合就会紧张得不知所措,尤其焦虑、绷紧身体、不断的重复应付社交的想法,如何让自己不脸红的办法,可一旦社交场合来临,那么一切一切的准备都是白费,脸红如期而至。这就是恶性循环,脸红的出现与你拼命的控制成正比。这样,一个完美的社恐就这样被创造出来。
脸红是不可控制的!脸红是一种自然的身体正常的反应,你怎么可能通过强制手段来控制它呢?正是不可控,你硬要控制他,才会有恐惧出来。由它出现好了。
因为恐惧社交,而少有出门,潜心做学问的成功学者还不是少数。因为他们一般都很聪明、敏感、有些神经质,而这类人恰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自我如何解读社交恐惧就很重要,如果你认为你的社交恐惧是一种病,你得到沮丧、病态行为和失败的感受。如果你解读为我不爱社交,那么你得到时间、知识和内心宁静。社交时要花精力的,哲学、政治、文学、科学上有成就的人,多半是不喜欢社会的一群。
社交恐惧症也不是治之症,有的人一辈子带着社交恐惧还健康长寿,他们回避社交,他们更多的精神内守,符合了黄帝内经上讲的养生的要点。“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我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讲话。 答:(1 2 3 4 )
2、在人面前脸红我很难受。答:(1 2 3 4 )
3、聚会及一些社交活动让我害怕。 答:(1 2 3 4 )
4、我常回避和我不认识的人进行交谈。 答:(1 2 3 4 )
5、让别人议论是我不愿的事情。 答:(1 2 3 4 )
6、我回避任何以我为中心的事情。 答:(1 2 3 4 )
7、我害怕当众讲话。 答:(1 2 3 4 )
8、我不能在别人注目下做事。 答:(1 2 3 4 )
9、看见陌生人我就不由自主的发抖,心慌。 答:(1 2 3 4 )
10、我梦见和别人交谈时出丑的窘样。 答:(1 2 3 4 )
记分方法:
每个问题有4个答案可以选择,它们分别代表:1、从不或很少如此;2、有时如此;3、经常如此;4、总是如此。根据你的情况在上表中圈出相应的答案,此数字也是你每题所得的分数。将分数累加,便是你的最后得分了。
(1-14分)放心好了,你没患社交恐惧症。(15-24分)你已经有了轻度症状,能够淡化就淡化它,不要刻意关注。(25-35分)你已经处在社交恐惧症中度患者的边缘,跟据对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可以适时的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36-40分)你已经是名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如果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影响到家庭健康功能等等。一定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