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建华主编“改写历史”的文章

(2020-08-03 16:36:54)
标签:

365

教育

时评

文化

分类: 汉语学界的那些事儿

胡建华主编“改写历史”的文章

 

石毓智

 

        这里讲的“改写历史”,是指改写历史事实,来迁就自己的观点。继续谈胡建华和杨萌萌在《当代语言学》20154期发表一篇21页的雄文,题目为《“致使-被动”结构的句法》。

         当我看到胡杨文第一个古文错误的时候,还是以善良之心来忖度别人,认为他们可能缺乏古汉语常识所以才出错。然而当我看到第二个古汉语例子也错了,而且错得很蹊跷,凭我多年研究汉语史的直觉,有一种不祥之兆油然而生:难道这胡主编是有意“改写历史”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伟大理论?

         胡杨文的第二个例子是古汉语的“讓”,有關表述如下:

 

         “让”的古字应为“攘”,后作“讓”,指一种手部动作,大致是拱手推让。《周礼·秋官·司仪》有“ 三让”、“ 三揖三让”等记述。

 

         事实上,“讓”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它分別表示“責備”、 “辭讓”和“讓給”、“禪讓”等,從言辭的禮讓到行為的禮讓,語義引申一脈相承。古書中偶爾“讓”和“攘”混用,然而“攘”的本意是推手、排除和盜取,中学语文有《孟子·攘鸡》一文,讲的是偷鸡贼,而不是给人送鸡的,这个“攘”與禮讓的“讓”毫無關係。按照胡主編的說法,“攘”字加個“手”字偏旁,就是用手來傳遞物體,训诂高人呀!难怪刘丹青主编的《中国语文》把今年的头牌秀留给胡主编,都是不世之材呀!

        具有“改写历史”之勇气的胡主编一定是雄才大略的,相信他所创立的“新描写主义语言学”与刘主编的“库藏语言学”必定在中国语言学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字”【讓】

  (一)責備。左傳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記項羽本紀:“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讓,不跟別人爭奪權利,跟“爭”相對。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種社會道德。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辭~者三,終不肯受。”禮記禮運:“刑仁講~。”引申為謙讓。論語先進:“其言不~。”又衛靈公:“當仁不~於師。”

  (三)把權益和職位讓給別人。尚書舜典:“禹拜稽首,~於稷、契暨臯陶。”論語泰伯:“三以天下~。”[禪~]以帝位讓給別人。後漢書逸民傳論:“恥聞禪~。”引申為先人後己,避讓。如“~路”,“~座”。


胡建华主编“改写历史”的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