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造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占汉字比例最大的就是形声字,就是一个偏旁取义,一个偏旁取音。简体“历”就是个形声字,“厂”确定其义类(来自古汉语),“力”确定它的声音。
“历”的两个规范的繁体字“曆”和“歷”,都是按照形声字构造原理而创造的。在《说文解字》里,“秝”是个独立字,意思是“庄稼稀疏”,读若“歷”。

“秝”作声旁,先构成“厤”字,意思是“治”。“厤”又被用作声旁,进一步构成“曆”和“歷”。
后来有人把“曆”和“歷”中的“秝”误当成“林”,这是因形近而导致的误写,它破坏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林”在汉代的发音是“力寻切”,即跟今天读音相近,而与“曆”和“歷”的读音明显不同。

所以我们认为,有人把“曆”或者“歷”写成“歴”,这已经违背了汉字的构造原理,再把偏旁“厂”误写成“广”,那就错得更离谱了。可是,《故宫日历》采用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错字,它打破了汉字的构造原理,而且看起来也十分别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