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毓智
石毓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36,693
  • 关注人气:14,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第1讲:老师都教错了荆轲的《易水歌》

(2015-07-17 16:16:05)
标签:

365

分类: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100讲

作者  石毓智 

         人们都知道荆轲是一位刺杀暴君——秦王嬴政的侠客、大英雄。其实荆轲还是个文学家,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诗人。他的《易水歌》虽然只有两句,但是受过一点儿教育的人谁不知道?中学的语文课本谈,大学的中国文学史课讲。请看这两句歌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司马迁根据第一手的调查材料编写而成,苍凉悲壮,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现在成了中学课本的保留节目。我特意看了最近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发现语文课本里对这两句诗没有做任何注释。那么,绝大部分人,特别是中学生,一定会理解错这首诗的原意,认为反映了荆轲视死如归的悲壮誓言。

         然而,这两句诗不能按照现在的词语意思来理解,按照当时的意思,它也包含着荆轲自信的乐观主义精神。拿这句话跟荆轲临行前与太子丹说的那句话相比,“往而不返者,竖子也”,马上可以发现问题。在先秦汉语中,“往”和“返”相对,着眼于所到大的目的地,这里即指秦国的都城咸阳。也就是说,荆轲计划进入秦国还要出来,并不是简单地与秦王同归于尽,玉石俱焚。然而“去”和“还”相对,先秦的“去”与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着眼于出发点,比如“去秦国”义为“离开秦国”,所以诗中的“去”只能理解为“离开燕国”。

         荆轲这句歌词真正的意思是说“壮士离开燕国再也不回到这里了”。燕国并不是荆轲的家乡,他是因为国家被秦国占领而逃难到燕国的,那么如果再回到燕国就意味着自己行动半途而废,没有实现恢复家园的理想。荆轲清楚,此去不管胜还是败,他都不会再回到燕国。如果胜利的话,那么秦返回了六国的土地,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卫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安居乐业,读书击剑。如果失败的话,那更谈不上回到燕国的事,因为自己很可能牺牲,即使侥幸脱身,秦王也饶不了燕国,想回也无法回。

        也就是说,荆轲的《易水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自信、乐观,盼望着自己的家园的恢复;第二层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义无反顾,抗击暴秦而视死如归。只有这样也才能了解英雄丰富的思想感情。

         荆轲的事迹也是当今大腕儿导演演绎得最多的历史故事。但是有几人能够真正理解英雄的内心世界?

         词义变化也是有范围的,大多向自己相近、相关的方向发展,不会没边没际。“去”的意思古今正好翻了一个儿,但都是表示从一处到另一处。现在说“去上海”,那是人在别处,要到上海;古人说“去上海”,是说人已经在上海,要离开上海。

         词义扩大、泛化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眼”最早是“眼珠”的意思,现在指整个视觉器官。“脸”原来只是眼下的那一小块,现在则指整个面部。

          有些是词义转移了。“脚”原来指小腿,现在则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走”原来是“跑”的意思,如果按照今天的意思去理解古文,就很费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于《孟子》,打仗时候,有人逃了一百步,有人逃了五十步,后者就笑前者胆小,孟子问“这样合适吗?”对方回答不合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就会纳闷:古人也真从容,把战场作为公园来散步。其实,这里的“走”是逃跑的意思。

        读古代经典,第一条拦路虎就是词汇。那些古今都一样的,最方便,不用学就会,比如人呀、车呀、马呀的,古今都一样。那些古代的偏僻字,现在已经不用的,问题也不大,查一下字典就行了。最危险的就是像“去”这些古今都用然而词义已经发生变化的词,很多人觉得一看就懂,因而理解错了也不知道。

 

       按:“石毓智新浪博客”左下方设有一个“分类”方框,点击“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100讲”,便可查看全部同组其他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