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错解了苏轼“千里共婵娟”之意

(2013-09-18 22:36:45)
分类: 文化、历史与文学

 

中秋节文学欣赏

     苏轼这句词真正表达的是凡人与仙女之间的恋情,而不是“一同欣赏中秋月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正意思是:希望人能跟神仙一样长生不老,飞奔千里之外的月宫,与婵娟天长地久。

 

 

         中秋节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吃月饼赏月,二是吟诵古人关于月亮的优美词句。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其中最知名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理解的,“婵娟”代表月亮,作者表达的是不同地方的亲人共同欣赏中秋美景。特别是苏轼在这首之前,特别提到“兼怀子由”,就是怀念弟弟,人们觉得这样理解很自然。

         其实,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暗恋仙女婵娟。“婵娟”不是指代月亮,就是字面的意思,指仙女。“共”在古代汉语的用法与今天不同,它在这里就是“跟”、“和”、“与”的意思,就是飞奔千里,与嫦娥生活在一起。古代汉语中,“共”最常见的用法就是这个意思,例如:“辛弃疾《贺新郎》:“谁共我,醉明月。”我们的新解释除了得到语言文字的支持外,还有下面的理由。

          一、“但愿人长久”与这首词的开篇照应,“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词暗含,仙人长生不老,而凡人生命有限。所以最后,作者希望人也能长生不老,这样就可以与神仙一起生活。

          二、作者表达了飞奔月球与嫦娥相会的愿望:“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三、作者还在想象月宫里的嫦娥舞姿:“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也在设想此时的嫦娥也在思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通观全词,全是人神恋,没有一句关乎弟弟的事情。所以,最后一句自然是全词的高潮,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五、苏轼是在大醉之中写这首诗的,所以很自然会出现上述幻觉。作者词前有这么几句说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六、苏轼在中秋节思慕月宫里的嫦娥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他在另一首关于“中秋”词表达了非常相似的意境:

念奴娇  ——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排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总之,苏轼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与嫦娥之间的恋情。这种感情迁移到兄弟之间的思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人能跟神仙一样长生不老,飞奔千里之外的月宫,与婵娟天长地久。

         这一解释不是比单纯说不同地方的亲友一起赏月更美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