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洋名字忽悠的中国商品

(2013-03-23 10:27:01)

    中国企业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做工不精细,又缺乏诚信,造假成风,这些年来可以说是愈演愈烈。结果,国人从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中得出一个结论,对中国的产品要小心,对国外的产品有一种亲和感,宁愿掏高价钱来买洋货,也不愿意买便宜的国货。因为大众心理上有这样的逻辑,所以很多商人就在洋名字上动心思。

         国人这种思维,也不能简单归罪为崇洋媚外,与中国的企业家商人不负责人、不争气很有关系。前几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厂家为了提高产量而获得更大利润,给奶牛喂食三聚氰胺的饲料。结果长期食用三鹿奶粉的小孩出现严重发育问题,甚至还有致残至死的案例。由此影响到很多奶制品,致使出口国外的商品下架。一时间,国人都买不敢购买国内的奶制品,而纷纷托人在国外购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美国之前到北京办手续,很多“加州牛肉面”餐馆。碰巧我就是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的,在那里呆了七八年,也没有听说有这种餐馆的。后来心想,这是不是国内人的创意,开始可能是“用加州的牛肉做的面”,后来就成了一种做法,就像兰州牛肉面那样。总之,沾点洋味儿吃的人就多,在那些年这种连锁店的生意确实不错。

         服装行业也有很多中国人制造的洋名称。我的一套西装和衬衣是“雅格尔”,这实际上是一家宁波厂家生产的,质量款式都不错。前些年每次坐国航的飞机,椅子上的背巾是羽绒衣“波特尔”的广告,想应该也是一家国内企业研制开发的。

         这两年闹得比较大的是“达芬奇家具”。广告宣传上说,这是意大利设计生产的,比国产家具贵很多。后来上海等地的消费者纷纷披露,其实这些家具就是在宁波等地生产的,而且也存在质量问题,纷纷要求退货。这件事还闹成了大新闻,致使所谓的该公司的“中国代理商”多次出面哭诉委屈。

         中原一带有一家连锁超市,叫做“丹尼斯”。它跟沃尔玛不一样,沃尔玛确实是外国人管理的,然而丹尼斯里边买的东西卖的100%是国货,老板也是国人,起这个名字纯粹是忽悠国人的。

         最有趣的是汽车的品牌。不论是大陆、台湾、香港还是新加坡,马路上跑的车,都是清一色的非华人制造。一次我非常好奇地问国内一位朋友,有没有中国人自行研发的汽车品牌,他告诉我说:“就是比亚迪,常用字母BYD表示。”这哪像中国人说的话,难怪我没有认出来这是国产车。

        不要说这些商品,连小说中的人名都越来越多叫英美人的名字了。最近看了几本年轻畅销作家的书,描写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事,说的都是中国话,可是名字都变成了苏珊、迈克、约翰,将来也许会出现“冯氏托洛夫斯基”、“麻辣鸡丝”那样的名字。一有了这些名字,小说的味道也就变了,跟西方的小年轻人挂起了勾,谈情说爱的方式也就不像老一代那样羞羞答答、慢条斯理,都成了火急火燎、单刀直入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