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会议的档次由什么决定?

(2013-03-23 09:58:12)

    中国每年大大小小的会议,是个天文数字,难以计算。不论是学术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单位,一年到头都在开会。中国的会议有一个必有的节目,那就是开幕式官员的讲话。不论什么会议,都会有个开幕式,开幕式的主席台上总坐着主办者请来的最有头有面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看这个会议的档次高低,主要是看开幕式讲话者官员的职位的高低,特别是第一个发言者。

         然而国外的会议则没有这个项目。我于2010年在斯坦福访学期间,参加过各种各样的会议,听过各种层次的讲座。开幕式上,除了组织者做简短的介绍主讲者外,都没有请无关的学校官员来讲话的,更没有见过请外边的政府工作人员来参加开幕式的。很多会议连本系的系主任都不请,就是普通的教授自己组织的。

         倒是有一次“例外”,那就是华人把中国的官本位思想输出美国的成果。斯坦福东亚系组织了一次孔子思想的研讨会,看会议的章程,第一个环节是“院长讲话”。然而在美国人的心目中,院长又不是搞本专业的,他能讲出个什么道道。然而对参加会议的华人来讲,就会觉得这次会议有档次,看人家院长都来了。其实欧美人根本就不这样看。

         官本位思想,不仅是在中国大陆,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的会议都有这种现象。

         所以,中国的官员就特别忙,除了必须的行政管理外,还有给各级各类会议撑门面的职责。官位越高,面子越大,那么就越忙。不少领导为此所累,一天要跑几个场子。如果换一种风气,领导会轻松很多,可以腾出很多时间搞管理搞业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