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广东最古老的文庙建筑|德庆文庙大成殿

(2017-07-19 09:43:45)
标签:

转载

分类: 古建构造
#中国古建筑#私家档案·二十九

德慶文廟大成殿
  
广东最古老的文庙建筑
http://s12/mw690/0025qY2Fgy6RiSjeW3pbb&690
年代:北宋&元  公元1081年(?)/1297;
       方位:广东  德庆县  文庙内
              亮点:北宋下檐斗拱  宋元混合风格  广东现存最老的文庙大成殿


简介

       德庆文庙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5间,面阔:进深≈1:1,为宋元常见的方形平面。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是广东现存最古老的文庙建筑。大殿历经宋代重建、元明清重修,保留了各个时代重建的信息。尤为珍贵的是,大殿下檐的七铺作单杪三下昂斗拱,为北宋遗构,是广东仅存的三组北宋七铺作斗拱之一




斗拱

       大成殿斗拱多达十一种,其中下檐与上檐分别为宋、元两种不同风格。详情推荐看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教授的《粤西宋元木构之瑰宝_德庆学宫大成殿(一)》一文,有详述。

下檐斗拱
       下檐斗拱为北宋遗构,七铺作单杪三下昂,其中最下的昂为插昂(第2跳),其余两昂皆为真昂,斗拱用材相当于营造法式的七等材。材的高厚比为2:1,为长江以南木构的特色。
       明间补间两铺作,次间、梢间各一铺作,与营造法式规定亦相符

【除了昂头是地方特色外,角铺作中45度角的拱头、昂头上又分出左右两缝昂头也是广东特色。翼角的平行椽也是广东的一大特色,国内除广东外,只有四川还有大面积流传。】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http://s14/mw690/0025qY2Fgy704wounlr1d&690
       外跳。和之前介绍过的几座长江以南古建筑不同,德庆文庙大成殿的斗没有刻出皿板。

http://s5/mw690/0025qY2Fgy704wA42iMb4&690
      里跳。第三、四条昂尾皆长达二椽,也是国内唐宋古建筑中极为罕见的实例。

http://s2/mw690/0025qY2Fgy703LXciUV41&690
       昂嘴与地面几乎垂直,吴庆洲教授在论文中提到,北宋梅庵大殿、明代高要学宫以及清代德庆龙母庙大殿都有这个共同特征,推测这可能是粤西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之一。


http://s4/mw690/0025qY2Fgy703Mg7tuz63&690
       最上一条不施令栱,直接在最上一跳承栱檐枋,类似的做法可见于广州光孝寺大殿、泉州开元寺镇国塔、敦煌北宋初窟檐等。


承托大丁栿柱头铺作
       山面两侧各两铺作承托大丁栿的斗拱,是外檐铺作中的异类,看上去应是元明时期,重修大殿的产物。
http://s4/mw690/0025qY2Fgy704xr9r4Te3&690
       西侧南面的里转及承托的大丁栿。



上檐斗拱
       上檐斗拱为六铺作单杪双下昂(柱头、补间),下昂为象鼻式假昂,大异于现存南北宋金遗构的斗拱,吴庆洲教授论文中认为上檐斗拱为元代遗构。

【上檐的象鼻假昂,从形态上看我认为是元代以后的构件,清代比较常见,但也不是广东特色。承托平棋的斜拱,看似复杂,实则用材细小,也应该是元代以后的构件。这一点是我个人的怀疑和推测。】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平闇斗拱
       平闇斗拱较为复杂,推荐看吴庆洲教授论文。

大殿还有“四柱不顶”的说法,指的是平棋下的四根金柱不直接承托檩条,平棋上用蜀柱和穿斗草架来承托檩条。这其实是厅堂型构架中局部采用殿堂型做法。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http://s15/mw690/0025qY2Fgy704zJiW0Cee&690
      平闇补间铺作,有金代斜栱的影子。


月梁式
        大殿前檐阑额、第一进连接下檐柱和上檐柱的穿插梁、乳栿皆为月梁式,样式与梅庵相似。
http://s15/mw690/0025qY2Fgy6TP7iGri6fe&690
       梅庵大殿内的月梁。



元代的气息
       看到大殿东侧南面的大丁栿时,让我马上联想到在中国建筑史见过的洪洞广胜寺前殿的昂和梁,这是一种元代建筑所特有的、不加规整的修饰、带有粗犷气质的风格。

http://s16/mw690/0025qY2Fgy704B03w3d8f&690
       留意右上角,大丁栿与斗拱连接的部位,和刚才前文西侧的对比(下图)。

最特色之处在于这是内额型大大丁栿,减掉了两根金柱,连北方丁栿也没有这么霸气。by博友@有一种落后叫先进 

http://s4/mw690/0025qY2Fgy704xr9r4Te3&690
       西侧南面的里转及承托的大丁栿。

http://s3/mw690/0025qY2Fgy704BBZdf4a2&690
       图片翻拍自《图像中国建筑史》

http://s4/mw690/0025qY2Fgy704B96JLtf3&690
       图片翻拍自《图像中国建筑史》





一些事

青石狮子
       德庆文庙大成门外的青石狮子,是那次粤西访古之旅的一大意外惊喜。
       据说这对石狮雕刻于宋代,笔者实地观察,位于东侧的蹲狮(公狮)有唐代石狮遗风,而西侧的立狮(母狮)则带有些许南朝石狮之遗风,为广东少见的珍贵石刻。
http://s6/mw690/0025qY2Fgy6RiTmk8WV45&690
       西侧的立狮(母狮)

http://s4/mw690/0025qY2Fgy6RiTv5GMz53&690
      东侧的蹲狮(公狮)


怎么去?
       德庆文庙大概是广东现存明代以前遗构中,最不知名的一座,特此附上交通攻略。(下文价格为2014年的,仅供参考。)

1.广州到德庆
      从广州越秀南汽车站或广州滘口客运站,搭乘前往德庆的客运班车。终点站是德庆粤运汽车站,车程约3.5小时,全程行国道。

越秀南汽车站搭车,可以在网上(http://maipiao.96900.com.cn/)或APP(广交E票)订票后,到售票处旁的自动取票机取票。从越秀南汽车站前往德庆,票价为¥85滘口客运站前往德庆,票价为¥70

http://s10/bmiddle/0025qY2Fgy6NUG8atn379&690
越秀南站前往德庆车票,盛惠¥85

http://s15/bmiddle/0025qY2Fgy6NUGy8j14ae&690
德庆粤运汽车站 

德庆汽车站与市区相对位置图


2.如何从德庆返回肇庆/广州?
  从德庆返回肇庆/广州,都是在德庆粤运汽车站坐车,返回肇庆粤运汽车,一天有多趟班次(详见下图),票价为¥35;返回广州越秀南,为¥85。

http://s12/mw690/0025qY2Fgy6NUGSXT7R8b&690
德庆返回肇庆的汽车班次,具体可能有变动,建议先打电话查询。

http://s9/mw690/0025qY2Fgy6NUGr4NWob8&690
肇庆粤运汽车总站,从德庆返回肇庆,建议选在这站落车。



3.德庆县城交通
      德庆粤运汽车站距离市中心约2-3公里,从汽车站外,有多辆巴士可以前往市区(详见下图),票价都是¥2。由于沿途没有站牌,不知道返程在哪里坐车(据观察,扬手即停,但我们没有等),返回汽车站时,我们是坐3轮车,从宋街附近返回汽车站,每人¥3。

http://s15/mw690/0025qY2Fgy6NUGGvMBMce&690
德庆粤运汽车站外的公交车站牌。去德庆学宫,可以坐3、4、5、12等,到宋街下。


PS:由于笔者是专门前往德庆学宫(广东Top3的宋元遗构),没有去龙母祖庙,所以没有相关交通方案。



=========================================================

推荐文章:
      《粤西宋元木构之瑰宝_德庆学宫大成殿_一》_吴庆洲教授
      《粤西宋元木构之瑰宝_德庆学宫大成殿_二》_吴庆洲教授



参考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贾洪波先生
《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先生
《识别中国古建筑》——李金龙先生








      关于中国古建筑,作为爱好者,并非专家,文中难免有不正确、不严谨之处,若得古建筑高手、达人指点一二,扶正谬误,那实在是万分感谢。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使用先请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喜欢,请不吝点赞、转发哦!谢谢!
   更多旅行、摄影、广州、博物馆或中国古建筑的话题,也欢迎在微博@風清航i 交流。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14ZH00SIGG.gif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