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昆虫王国 |

豆虫食品的市场前景
豆虫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豆虫蛋白质比肉类、鱼类、植物类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体需要,组成也更合理。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豆虫的组成除了水分之外,干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占干物质的63.2%。在干物质内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丰富且含量高,钙、镁、磷、铁等含量非常高、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高。豆虫还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资源。此外,豆虫加工后的豆虫皮可以作为药材,其物质基础就是虫体甲壳素,与蝉蜕相似。
近年来,随着豆虫营养价值的发觉和人们对绿色昆虫资源食品需求的提高,豆虫市场逐渐活跃,豆虫变害为宝,给人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和生态效益,得到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豆虫制成特色菜,市场受青睐
豆虫加工做成的美味佳肴,被人们誉为“豆参”“地珍”,成为款待亲朋好友的特色佳肴。最早起源于来江苏灌云县出差或者旅游的客人都爱点这道菜,后来这种独特的食虫文化逐渐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作用。
豆虫入菜,形式多样,可烧、可炒、可清焖、可制肠,甚至可制浆加工成水饺馅料。在山东、江苏、安徽北部地区将豆虫体内的蛋白质部分手工取出,清洗干净之后,配以其他蔬菜、调料等加工,味道鲜美可口,特别是越冬老熟的豆虫或储藏至冬季和来年春季的高龄幼虫,更是冬天或来年春季食用的上等佳肴。在某些地区将老熟的豆虫烧烤食用,成为一种新型烧烤品种。目前,市场上的豆虫,产品也从豆虫菜肴衍生出豆虫罐头、速冻豆虫等。
具有地域性利用的历史传统,开拓市场难度小
我国山东省鲁南地区,江苏省徐州、连云港、灌云有使用豆虫的历史传统习惯。目前,豆虫已经成为了江苏省灌云县的一个名吃,而且是江苏省的美食品牌之一。由于现在媒体、网络的巨大宣传,已经引发了我国食用豆虫的新潮。
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市场缺口加大
豆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作用,同时豆虫又是真正的有机食品,符合当前的消费潮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自然资源的采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较大的市场需求,人工规模生产养殖豆虫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人工养殖豆虫前景较好。
豆虫养殖的效益分析
以每平方米放养并获得10头的标准计算,则每667平方米(1亩)可获得商品虫6670头,平均单虫重8.15克,共可获虫54.36公斤,按敌害及自然灾害造成损失8%计算,则损失虫重4.35公斤,实得虫重约50公斤,按目前豆虫市场售价45元/公斤算,每667平方米养虫收入约为2250元。大豆损失产量约为6%,按每667平方米大豆产量300公斤计算,则损失18公斤,按大豆市场价6.0元/公斤计算,则大豆每667平方米增加收入为2250-108=2142元,效益十分可观。
豆虫养殖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豆虫养殖提示
豆虫养殖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