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的2009
(2010-01-03 23:57:54)
标签:
2009盘点2010杂谈 |
盘点我的2009
我是一个不习惯于总结和梳理的人,不要说记日记,就连每年一篇的盘点都不写,一是太懒,二是没时间。现在正好闲下来,2009对我来说又有太多的话语,因此也就姑且记上几笔。
好像在写下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经把这篇文章的读者假想成了别人,其实不管是过去的一年还是即将到来的一年,我所能掌控的每一分钟都是我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我的2009是在做报纸的迎新特刊中开始的,具体的过程已在前不久的一篇长文中记叙了,在此不再赘述。一年过去了,当时做那期报纸的困难已渐渐模糊,但报纸出来后的激动和成就感却愈发清晰,看来人果然是善于忘却苦难记住欢笑的动物。
2009年的寒假,选择了留在武汉实习。天寒地冻,当别的实习生在没有新闻可跑时都选择在寝室呆着的时候,我会依然来到报社看报纸,找选题。我老师只带了我一个实习生,对我也很好,当其他老师相互着借实习生打材料的时候,我老师往往会对他们说:“我就一个独苗,他要写稿子呢,没时间”,就这样,我获得了更多采访写稿的机会。寒假时候回了几天家,大年初一跑到北川老县城,发现那里都快变成一个旅游景点了,写了一篇《地震灾区首个新年,北川变成旅游新景》的稿子传给老师,只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发出来。
寒假开学,做了一学期主编之后,对手头的工作也渐渐熟悉起来,很珍惜和大家一起为新闻而奋斗的日子。第二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有两个机会摆在我面前,一个是去台湾交流,一个是参加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大一暑假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大意,同样有两个很好的机会从我身边悄悄溜走了。虽然其中有一些波澜,但大二这两个机会我都抓住了。
去台湾的机会来得颇有戏剧性,一天我们团委办公室找杜老师聊天,陈苏书记随口问我们想不想去台湾,正好我们三个人都极其想去,然后两个月后我们就到了美丽的南台湾了。
去上海的机会更来之不易了。从报名海选到网络投票再到专家评选,最后从1500多个报名者里面选出150个人去上海参加培训。老实说,能进入150个人的大名单有几分意料之中,但是在去上海参加答辩和培训的时间出来后才发现和去台湾冲突了。没办法,分身乏术的我在权衡取舍之后决定放弃去台湾,没想到在把道歉信递给团省委的第二天,中青报的梦菲姐打来电话说因为甲流培训时间推迟到10月。感谢甲流,感谢教育部的“非必须,不举办”,哈哈。
去台湾和上海的那两个礼拜是我这20年来工作强度最大的两个礼拜。台湾是9天8夜总共睡了不到40个小时,没办法啊,白天安排了紧密的行程,在玩的同时还有任务在身,电子书和营销策划的任务就只有放在晚上做了;在上海的最高纪录是从到的那天晚上开始的24个小时之内写了7篇稿子,因为有竞争压力啊,还要从150人里面选出100人。这两段行程下来,我收获到最重要的不是在台湾带领小组获得“行销企划奖”亚军,不是在上海最后答辩时获得小组第二高的成绩(答辩时的一个世博局新闻处评委居然是我们新闻系的直系师兄),而是认识的一大群活力无限、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自己经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
除了做迎新特刊和去台湾,暑假大部分时间都在联通实习。在放假前的一个礼拜,老师突然下令我们暑假必须去报社小实习,其实关于暑假是去联通还是去报社,我早已有自己的打算:以后不一定要非得做新闻,因此有机会还是去大公司学习学习。所以我在没能说服老师的情况下没有去报社实习,只是找长报的老师开了个实习证明,然后写稿的时候带上了我的名字。事实证明国企确实和外企有很大差距,虽然硬件设施已经和外企不相上下了,但企业文化方面差了近一个世纪。在联通除了让我深深认识到这一点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拿了1400大洋的工资和几百块钱的这奖那奖,还免费体验了大半年的3G。
大三开学,忙完了新闻中心的招新后,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发现自己的心态也渐渐老了很多。长江后浪推前浪,曾今的后浪如今也慢慢变成了前浪,换届也成了这个时间段内每个组织的关键词,这其中的个中滋味,只有一个完完全全为一个组织付出两年甚至更多时间的人才能体会。
吉林之行本来是我们的卸任旅行的,不过被熊英的魔女老师破坏了,没关系,明年开学我们补回来。吉林回来之后,我算是基本上轻松了。2010年的元旦,是我卸任主编之后的第一个假期,对即将出版的新年特刊甚是挂念。先好好陪姑妈在武汉玩一下吧,过完这个假期,我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
两年多的大学生活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大学生活我还有太多太多尚未仔细品味,也为自己的2010定一个计划吧:
1、好好读书,多泡图书馆;
2、多看、多写新闻和评论;
3、定期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
4、继续挖掘美食美景,争取行万里路,品万般美食;
5、多多关心身边的朋友,新的或是旧的;
6、寒假回成都好好实习,好好吃香喝辣,好好过年;暑假找一个有新闻理想的地方认真实习,争取大四找到一份新闻方面的工作,深入认识这个社会,为以后出国读硕士在经历和金钱上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