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一年后在日本打拼第十年的自己

(2012-01-25 10:2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随笔
还记得大学毕业进的第一家日本公司,应聘面试时人事部发给每一个人一张白纸。上面只写了一行字:用任意方式描述5年后和10年后的自己。

接到这份有些特别的介绍履历表时,当时只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几年后的自己?谁会知道呢,我又不是风水算命先生,即使自己把未来描述幻想的天花乱坠,不可能什么都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转。不过为了赢得面试机会,还是花了很多心思在有限的白纸空间上又精简文字又画图的,试图塞满我5年后和10年后应该有的自己的样子。

记得那时我画了一个阶梯,站在第一层卖力往第二层台阶上登的人代表当时的自己,满头大汗,却很拼命,因为我知道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单纯大学生到一个社会人的身份转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要花比日本同龄大学生更多的努力才能跟的上前辈的步伐,让公司觉得聘请第一个刚从校园走出的中国人不是个错误的选择。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我一年零八个月后离开了这家公司和一支新的团队创业,但在那一年零八个月里,对我来说是步入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从新人培训时教你怎么敲门,怎么给客户打电话,发邮件开始,日本公司都有着一套很系统的培训流程和企业管理模式。不得不说太多的细节要求会在我这个中国人看来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例如交换名片的时候,自己拿名片夹的位置一定不能高于客户,送茶时一定要先问客人是喝凉的喝热的,要不要冰块等,端茶时一定要茶要从客户后边绕过去,放在斜右手边的位置。。。等等。不过当真的开始实践起来时,会慢慢发现你的细心待客会让对方觉得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觉得一家公司每一个员工的基本素质都是够标准的。和一家有员工素养的公司谈生意,不管是否今后有合作的可能,洽谈的过程中心情总是差不了。

就这样,在那段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尽自己的全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告诉自己一定不能疏漏每一个日本人重视的细节,尽量用最快的方法融入这个社会和周遭的工作环境。就像我画的那个满头大汗正在往第二层阶梯爬的人,每天都是以备战的心情面对工作。这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未来人生目标写在纸上的必要性,就像写日记一样,落在笔头上的,到那个时间点如果达到了,证明你成功了,达不到,也可以作为一个反省和分析自己的依据。

第三层的阶梯我画了一个很自信的自己,身边多了很多人,代表和我一起开心工作的团队伙伴,希望工作三年以后的自己可以对工作游刃有余,和自己信任的团队一起开拓中日事业的进展。现在距离我工作满三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的我,的确有一群很值得信赖的团队伙伴,包括中国和日本。虽然平时在工作上有很多磨合和小冲突,甚至彼此的不谅解。就像我不理解为什么国内工作不习惯用邮件,营销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名片放在名片夹里,国内的人也一定不理解为什么日本这边什么都要走流程,什么都要会议记录一样。不过一路走过来大家都没放弃,仍然愿意并肩走下去,中日的事业也刚刚起步,还在慢慢摸索拓展中前行,以后也会有很多预防避免不了的大小状况,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方向是对的,就看我们把这些摩擦变成润滑油,驱动剂,推着事业会越走越好,也一定会越走越好。不是在用激励的话催眠自己,只是如果连自己都以一种消极的态度,负面的想法去做,也就根本没资格再继续说服别人和你一起走下去了。

第五层的阶梯我想给自己留一个作业等两年以后再回味,到时候就会知道我这两年是否在努力朝着自己的定的目标没有偷懒在不断的前行了。

来日本之后,我一直没有好好的停下脚步思考过,只是一直被时间被生活追赶着前行,最近好朋友提醒我才知道,明年是我来日本的第十年了,对于人的一辈子来说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数字。如果2012年没有像电影里演的会地球毁灭的话,我该好好斟酌自己在未来的一年里应该如何制定人生规划,包括事业,抽时间陪伴家人,和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将来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以前的日子,为别人想的太多,希望可以给别人解忧,让他人快乐,也习惯了聆听周围人的任性,抱怨。新的一年,我决定适当的脱掉自己一直伪装很久的坚强外表,也不希望一直被认为是什么都可以自己来的女强人,多为自己自私的考虑一些,多找些时间去陪陪家人,朋友,因为我已经太久没有在他们身边陪伴,每次都是看到他们在网上留言对我说想你了,什么时候回来见我们啊?我要嫁人了,你怎么都不回来给我做伴娘?。。。错过太多幸福时刻,我也不再允许自己找各种借口,时间是可以分配的,只是我没有分配好,所以总是以日本和中国的地理距离找借口。生活和工作一样,不懂的分配的人,也没法快乐的享受生活。所以新的一年,不能再这样忙的乱七八糟,稀里糊涂的过去,“合理分配”,我需要整理我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就变成了一个满脑子只有工作的人,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有些时候日常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让工作效率倍增的方法。就像人们常说的拼命的工作也要拼命的玩,一根弹簧24小时都蹦的那么紧,总是会影响它的弹力,保不准儿哪天就断了,更得不偿失。

其实我的爱好也就是看看书,写写随笔,可能从小受老爸的影响,总是觉得文字是个好东西,可以随时随地把你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不管是否有人看,脑子的容量有限,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借助一些外界力量帮你存储一些记忆和情感。其实我开始写博客的目的很单纯,一个是让远在国内的父母不要担心,时常更新一下让他们知道一些我的近况,二来就是希望可以把我的日本的点滴生活记录下来,让很多对日本感兴趣却一直没有机会来的人通过我的文字了解一些真实的日本现状。大学的恩师一直期待我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人,可以把一些不夹杂加工成分的信息传递给中国和日本。很遗憾我现在的工作并没有如老师的期望,不过希望可以通过博客或微博的窗口慢慢传递一些东西。当初我决定放弃传媒行业的工作其实也是因为太多真相都被加工掩盖了,真正印刷出来到读者手中的时候,很多信息已经被打了折扣,甚至发生了化学变质。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虽然我写的文章没什么专业含量,也写不出什么惊世骇俗影响社会的内容,不过自己的写的东西,想传递的信息,终归不喜欢因为社会大趋势的影响所破改来改去。这一点算是我的一点小坚持,小任性,今后也没打算改变。性格决定我不适合做这一行,所以打算把它当作一个爱好,继续小打小闹的更新一些东西,没打算会影响多少人,也一定会有人不喜欢的我的文字,喜好不同,也不必强求,就算是我一厢情愿,最起码知道自己老爸老妈是我的忠实粉丝,就足够让我高兴的了。

现在好好想想,我还是没想通为什么老师一直固执的希望我这个外国人在日本做媒体工作,也许是因为我总在讨论会上和他唱反调,什么都不遮掩的实话实说的傻个性吧。包括一些比较敏感的政治话题,我依然觉得有些观点不能因为是除了我以外都是日本人的讨论会上就该顺从大家的多数意见。记得一次老师问我对日本频繁更换首相问题怎么看?我的回答是我对政坛没兴趣,也没资格说,不过以一个外国人的旁观者眼光来看,我实在是看不懂为什么搞得那么沸沸扬扬的首相选举,又投票又各个地区演说的,最后国民选出来的首相,几天又被国民挑毛病推翻了。媒体舆论压力的影响的确占很大比率,不过感觉国民投票本身就是场闹剧,像小孩子过家家酒,如果那么有空的话,还不如好好想想满大街的流浪汉,网吧难民,公司裁员等切实问题来解决。老师又问说,那中国呢?我说我更没说话权利了,国家领导是怎么选的,什么是人大代表,都做些什么工作,怎么能被选上我都不清楚,只能说国民还没到自由参与政治的阶段,所谓服从管理,天下太平。其他的也讨论了很多,在此省略了,有些东西可以用日文自由抒发,变成中文估计有被删的可能,还是不要浪费我的墨水,审阅同志们的工作了。

有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所以我一直都很感激这么多年在日本经历过的人和事,算是自己接近9年来的日本生活中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和财富。就像很多日本人对中国印象还停留在50年前大家都骑自行车上班一样,也肯定会有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还是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一定会被日本人欺负。其实不论是哪国的老百姓,都没有那么大的深仇大恨,日本人去中国的时候大家还是很友好的接待,中国人在日本工作也一样会有热情的前辈耐心的指点,当然以上情况不包括一部分至今还对彼此国家充满敌意的人,每一个都有每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都要随波逐流。

怕忘的,要提醒未来自己的事情太多,估计写也写不完,我不是机器猫,没有穿越时光的机器可以去修改过去,有也不打算那么做,人要朝看,以前做错的决定,走错的路,其实挺好,最起码给未来的自己敲个警钟,别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就算占了一个挺大的便宜,知足常乐,老爸老妈的人生态度教给我的,以前听着挺烦的,现在觉得真受用,所谓中国的那句古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2013年的时候再看这篇文章,希望那时的我,能达到自己制定的要求,不要说了就忘了,以后就更抬不起头来见5年和10年后的自己了。

PS' 其实这篇文章从元旦放假开始磨磨蹭蹭的酝酿了很久,停停写写,停停写写,中文水平下降,文笔水平也还是个半吊子水平,以后要多读读中文书,一方面陶冶自己的情操,多增长些对国内的了解,一方面培养改掉自己动不动就词穷的窘态。有时真的很恨自己想说的话用中文表达不清楚,反省反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