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2020-11-29 15:17:43)
标签:

杂谈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这天上午的行程是“自由活动”(内含“你懂得”),下午团队将乘坐旅游巴士由托泽尔前往被称之为“撒哈拉的门户”的突尼斯南部城市杜兹,这中间需要穿越号称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盐湖”的杰瑞德盐湖。由于上午的“自由活动”耗费了大家不少时间,所以参观杰瑞德盐湖只能“点到为止”。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在盐湖公路边停留十五分钟...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根据资料,杰瑞德盐湖是目前世界第三大盐湖,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盐湖”,面积达5000多平方公里(也有人说是7000多平方公里)。据介绍,杰瑞德盐湖湖中的盐层厚度在10至100厘米之间,其含盐量比海水还要高。只是不知为什么,盐湖的大部分开采权却不是属于突尼斯,而属于法国。目前,杰瑞德盐湖由法国的一家跨国公司负责规划和开采,盐湖生产出的原盐也没有在本地加工,而是直接运到码头运往法国和欧洲其他地区。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北端,与意大利西西里岛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沙漠风光,阳光海滩和山村文化的文明古国之一。虽然早在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就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后来又先后被罗马人,拜占庭人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但柏柏尔人却是这里最早的居民。早年,柏柏尔人在这片土地过着原始的游牧和狩猎生活,为了躲避战乱和外来者的不断侵蚀迫害,他们被迫转移到突尼斯南部气候干燥,土地荒芜的山区和戈壁沙漠地带生存。“穴居”(地下房屋),就是柏柏尔人特有的一种生活起居方式。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所谓“穴居”,就是把房屋洞穴建造在地下,各个单体房间洞穴依靠地面下的院子相连,一般情况下一个院子只有一个统一的进出口。这些功能齐全的洞穴房屋一般距离地面6到7米,大小不一,院子的直径在10米左右,而从地面上远处却看不到房屋。这里的柏柏尔人之所以选择这种特有的生活居住方式,主要是因为当地处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气候干燥,天气炎热,土地荒凉,生存条件相对比较差。当然,或许其中也有“安全”的因素。其实,这种“穴居”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也能看到,如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不过,我们所看得到突尼斯马特马塔地区柏柏尔人的“穴居”环境条件,比我们在国内看得到农村“穴居”条件要差了很多。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这头像熟悉吗?没想到在这种地方会见到...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北非纪行(十六)突尼斯:杰瑞德盐湖·“穴屋”遇见格瓦拉
实际上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居住在西北非地区说闪含语系中的柏柏尔语,一些文化和生活相似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来自于拉丁语,意为“野蛮人”,不是这些部落族人自己的称呼。他们是西北非地区最早的居民,当年为了躲避外来入侵者的迫害,大都转移到山区和沙漠地带生活。根据资料,目前在北非约有1400万—2500万说柏柏尔语的人,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突尼斯等国。

此次在突尼斯参观柏柏尔人生活的“穴居”,最让人“惊奇”的是,我们发现一辆停在一户“穴居”人家院子外面的摩托车上,竟然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美洲地区著名的共产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运动领导人格瓦拉的头像。切 · 格瓦拉(1928—1967),古巴共产党,古巴国家和武装力量的的缔造者和领导人,后来到南美洲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在玻利维亚被捕而牺牲。格瓦拉,不仅是早期第三世界国际革命运动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英雄,后来也被认为是世界反主流文化和全球流行文化的普遍象征。但是,格瓦拉的头像出现在北非,出现在突尼斯南部偏僻的山区,究竟“几个意思”?咱不明白...



(文中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