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2020-02-16 10:10:03)
标签:

杂谈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我们在嘉峪关游览的第三个景点,是位于嘉峪关关城以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黑山山麓的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古时称“断臂长城”,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明王朝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总长度达到15000米,工期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因为此段长城城墙依山而建,顺势而为,自山头峭壁陡跌蜿蜒而下,在山脊上犹如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住石关峡口,所以也被称之为“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由片石夹黄土夯筑而成,原城墙现只残存一段,其底阔4米,上宽2米,片石层厚10—15厘米,高0.6—5米不等。现在人们看到的悬壁长城大部分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按照当年的长城模样重建,总长750米,高6米,其中200多米的城墙悬挂在高150米,倾斜度为45°的山脊上,片石土层厚度如旧。悬壁长城墙头还筑有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座墩台,拾阶而上,险峻处如攀绝壁悬崖,有“西部八达岭”之美誉。游人登上山顶,蜿蜒伸向祁连群峰的嘉峪关长城及关外戈壁沙漠风情尽收眼底。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秋走“宁蒙甘”(十三)嘉峪关·悬壁长城
嘉峪关,本意为“美好的山谷”,但却历来是古战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有了“天下第一雄关”,有了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以及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昔日河西走廊上的边陲小镇——嘉峪关市现在是名扬天下。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国内少数几个不设市辖区(县)的城市之一。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西连玉门,南倚祁连山,背枕矿产资源丰富的黑山和金塔县,其在甘肃省及东西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非同一般。2016年,嘉峪关市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8年,嘉峪关市进入“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城市。“河西重镇”,实至名归。

结束在嘉峪关的参观游览,我们的下一站是张掖,目标是“向往已久”的张掖七彩丹霞。



(文中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