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养南京人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 |
她说,南京让她觉得舒服,南京人心眼实待人热心。
这倒与我头一次与南京人的接触印象有点不同。
那时我刚工作,出差去日本某个小城考察。团里大约有4、5个南京人,他们总是凑在一起,互相之间很熟稔,旁人很难插进去讲什么话。我便认为南京人高傲排外,加上他们的家乡话颇为生硬,很难产生什么好感。
一直到行程的倒数第二天,我与其中一个南京人坐在一起等双人缆车。他主动问我的名字,我们便交谈起来。这一下,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滔滔不绝与我交谈起来。之后他们去哪里活动也一定叫我,临到分别,已是依依不舍。
本以为旅途中的友谊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他们后来又几次三番邀我去南京玩耍。到了那里,又是定酒店又是全天陪同又请吃饭,那种完全把你当自己人的热乎劲儿,让我倍感温暖。
我这才明白朋友说的“待人热心”一点夸张也没有。
还有一次我去采访南京当地一个情感专栏作家,他迟到,随手拿了一本封皮还没有拆的新书给我,并说,“全是垃圾,你别看了。”坐下后给我点了一大桌菜,我说吃不下了他还又加了好几个。不像一般采访对象的客套,他一张口便滔滔不绝毫无保留叙述自己的情史。“那你还劝慰别人?”我对于他一团糟的生活表示诧异,他咧嘴一笑,“我就是一个很烂的男人,我写专栏告诉大家别学我。我们南京人只说实话。”
南京人就像这座城市一样,初看全是城墙啊古树啊,冷冷的壁垒森严的,等熟悉了,发现那些城墙全是不折不扣的大石头严实夯成,一块叠着一块,特别实诚。再深了了解,发现这里头的文化那么深了,历史那么长,每一块砖都有个典故,怎么读都不觉厌倦。
中山陵附近有一座四方城,掩映在百年老树之中,有两块巨大的石碑。我每次去南京,必要打车去这个地方一个人待一会儿,空气凉幽幽的,静默的阳光被挡在寒气飕飕的城墙外头,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怪怪的害怕,想马上回到城中去看看,看看有多少年过去了。
这种敬畏之心,你在苏州在杭州都是感觉不到的。
我又想到几个南京的作家。苏童叶兆言韩东鲁敏,他们一直在这座城市中踏实得写作,认真勤勉,作品耐读。
我想,这些不同迥异的南京人,便是从这座石头古城里滋养出来说着这里实在的方言,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吧。
南京,跟南京城里的人一样,处着处着,就会真心喜欢起来。
http://s12/middle/6377b042ga18d57ee73bb&690
客座了把专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