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藤架下

(2025-08-06 21:33:50)
标签:

杂谈

                                紫藤架下
                                          紫  藤  架 
           北京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有一座古老的庭院,庭院的阶前有一棵古老的紫藤。
         它无数粗粗细细的藤蔓紧紧纠缠在一起后,又密密匝匝的将更多的蔓藤散开在蓬架上,凝聚成了一个庞大的紫藤萝架。此时时令尚早,还是早春三月,紫藤自是未到开花的季节,所以有点遗憾,我们没能看到它紫花如云、绿盖如荫的蓬勃、壮观情景,只看到它现在如枯藤般的枝枝丫丫。
         这在紫藤架下,旁边有一块汉白石碑,是《紫藤碑记》:“此株紫藤系清乾隆年翰林院侍读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昀《字晓岚》亲植,至今已越二百余载。虽植藤人早已驾鹤,紫藤萝岁过垂暮,然老根赖有新枝发,古藤盎然生机在。每年五六月间,但见架下绿茵葱郁,紫花如云,与纪氏《阅微草堂笔记》所述“其荫履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无二。
      人民艺术家老舍生前多顾晋阳,品晋风,赏紫藤,曾留七绝一首: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2001年广安大街拓宽,工程至此道路南曲十余米,留老店晋阳让古藤阅世,幸矣德哉。
                                                                                   宫 常      壬午秋 ”

       这里原是清朝著名学者、乾隆年进士、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赐谥号“文达公”纪昀,字晓岚(公元1724 - 1805)的生前居所,1985年曾一时将这里改为了“晋阳饭店”,故石碑上仍称此地为晋阳。

                                 紫藤架下

          紫藤架下还有一张石圆桌,桌上铺开着书稿。我看到了居所的主人纪晓岚先生正端坐在石圆桌前。他清瘦的面容上,一撮短须,双目如炬、慧光炯炯,审视着桌上的书稿;左手端端的举着那杆从不离身、近二尺长的大烟斗,大烟斗就是纪晓岚嗜好的标志;他将右脚架在左腿上,悠哉悠哉的翘起了二郎腿;那种舒适、那种自信,果然一表大学士性情、一派风逸潇洒的气度。当然这些都是铜的,我看到的是一座铜制的纪晓岚座像
          我想,雕塑家至所以让纪晓岚安坐在紫藤架下,那是因为这些紫藤不仅是纪晓岚亲手所栽,更是因为它们是纪晓岚心中的珍爱之物,他视紫藤如知己,他爱紫藤如亲人,他的文字中无数次描绘、记述了这株他生前不离不弃的紫藤。他那本38万余字、24卷、花10年心血才完成、可如《红楼梦》、可如《聊斋志异》相比名气的传世之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诞生在这紫藤架下。除了像《紫藤碑记》上记述的:“其荫履院,其枝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外,《阅微草堂笔记》中许许多多古灵精怪的神秘故事也是发生在这紫藤架下;《阅微草堂笔记》中那许许多多活灵活现的人物也是与这紫藤萝有着千缕万丝的神牵魂系。春夏秋冬,日转星移,藤蔓的紫云,藤蔓的绿荫,藤蔓的虬劲,它们无一不是纪晓岚文学艺术创作的汩汩源泉,它们无一不融进纪晓岚文学艺术生命的灵魂里。

         平时我只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不同饰演的纪晓岚形象,那是一个满腹经伦、才华服众、学识超群、能说会道、风趣幽默、风采照人、让我钦佩得五体投地的戏剧人物,今天我将穿过这阶上真真实实的紫藤架,走进大学士真真实实的旧宅故居;我相信:在里面我能看到的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大学士风采。

                            紫藤架下

            故居有一面墙上,全是纪晓岚大学士的书法墨宝,字、联、诗、词、文、画,无所不有;大大小小的字形、粗粗细细的墨迹雍容大方、清丽华贵;禀承了远古书法大家赵孟頫、董其昌的遗风,书法笔势呈珠圆玉润,文采风韵显俊美飘逸;我凝视久久,观赏久久,它们的魅力让我驻足久久、不愿挪离。
          另一端墙上,则是纪晓岚趣味文字撷菁。纪晓岚生性诙谐,雅噱调笑,且能将之联句成对、欬唾成珠,让人读后钦佩中又忍俊不已。由此,我也想到难怪无数的戏剧创作者们,会在大大小小的银幕上塑造出无数足智多谋、风趣诙谐、理性随缘的纪晓岚来。
         纪晓岚这一墙充满调笑趣味的对联中,我捡摘出部分镶嵌于文里,这仅只是他无数趣文中的点滴而已,纵然只是管中窥豹,但也能让我略见一斑,这点点滴滴都在告示着我,纪晓岚他一贯思维敏捷,一生学识渊博。
    
      苇杆织席席盖苇;牛皮拧鞭鞭打牛。
        (出句纪晓岚童蒙时的先生,对句儿时的纪晓岚。)

        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出句学官,对句少年纪晓岚。)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兹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纪晓岚贺乾隆五十大寿。获乾隆激赏。)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纪晓岚贺乾隆八十伞寿暨登基五十五年。)(乾隆生日在八月)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出句彭元瑞,对句纪晓岚)(“十八公”贴“万松岭”的“松”字,乾隆八十岁那年重阳巡幸热河过万松岭,命彭撰联句。彭连日苦思只得上联,命人传给纪晓岚,纪晓岚即令来人立待,片刻写就,彭看后叹曰:“晓岚胜我一筹矣。”随即上呈乾隆,获激奖。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出句乾隆,对句纪晓岚。)(千叟宴上贺一百四十一岁老人寿。出句对句都暗寓一百四十一岁。)

           白龙寺里撞金钟;
           黄鹤楼上吹玉笛。
             (出句乾隆,对句纪晓岚,对句为李白诗句)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霄一刻值千金。
           (出句戴震,对句纪晓岗。友人宴客,戴震出此上句,席间无人能对。忽报纪晓岚至,至时狂索吃喝,大家阻止之:对出下句始得入席,否则逐出。纪晓岚说我饿极了,没空跟你们嘚瑟,应声对出。坐客闻之,无不绝倒,对句为苏轼诗句。)

          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焉;
          云楣不过“圣手书生”耳。
            (出句彭元瑞,对句纪晓岚。纪晓岚步行最疾,每入朝,同僚落后;彭元瑞于是出此上句。及至纪晓岚对句一出,闻者粲然,云楣为彭元瑞别号。)

        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
        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挽同朝密友、协办大学士彭元瑞。)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
         (自题挽联。)

                           紫藤架下

          在故居另一间屋中,墙上有一幅为纪晓岚故居紫藤萝所作的画,画上还有一篇题文,赏着画,读着题文,我的思绪又随它们想到了阶前那紫藤架下。
          这幅画和上面的文字是纪晓岚大学士的第六代后人纪清远先生所绘所作,纪清远先生禀承了先祖之遗风,是著名的大画家。他的题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是关于紫藤萝的:... ... 院内紫藤萝,相传为公所植。虬枝盘空,绿荫匝地,春时紫盖如云,香盈庭院。沐先人之绿荫,写鸟瞰之实景,自认才拙未能尽善也。
                                                         岁次癸未年夏月文达公第六代后人纪清远恭绘
          
         身为大画家的纪清远先生,是大学士嫡亲之后,沐有绿荫,瞰有实景,尚且还这般谦恭、自敛、谨慎,我更是自知无能用文字来论说这一蓬久远的紫藤萝。只是既来到了紫藤架下,浅阅了故居实景,便借用大学士的自题挽联而敬奉文达公: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从似蠹鱼。

                               紫藤架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西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