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然园里名亭会:醉翁篇

(2025-05-21 11:10:32)
标签:

杂谈

                                 陶然园里名亭会:醉翁篇

                                 陶然园里名亭会: 醉翁篇
         
           在陶然园里悠转,迎面来的是大名鼎鼎的“醉翁亭”,呵呵,这可是我朝思梦想的名亭。
         “醉翁亭”原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醉翁亭荣居四亭之榜首。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诗文改新的领导者,因受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的牵连,欧公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贬职到滁州任太守。政治沉沦、仕途受挫,但生性开朗乐观的欧公坦荡而面对,怡然而接受,在太守任上也干得风生水起。得闲时不仅与僚属们结伴于滁州琅琊游山玩水,饮酒作赋,对滁州平民们也一视同仁,常与平民们同行同乐,毫不打官腔、端架子。
         琅琊山有一山僧名智仙,特别敬仰欧公的高尚人格和超凡才气,而智仙本人也非等闲之辈,两人相交意气相投,互为莫逆、互认知音。庆历六年(公元1046)智仙自愿在山中为欧阳修专建筑一山亭,让欧公与人游玩时可歇足、聚集时可助兴。

                         陶然园里名亭会:醉翁篇
        
        山亭建成后造型秀美,四角翘檐,吉兽蹲梁;八柱对称,回廊精巧;青松相伴、峭石作邻; 黛山为背,清泉绕前;巍然中不失秀丽,开阔中深蕴文气。欧阳修对亭赞不绝口,为其冠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超凡绝美、传颂千古的《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个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日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世间为名人、伟人命亭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在名人、伟人身后才得以命名,或在其身后专筑纪念亭。像欧阳修这样还在有生之年就有人专为他筑亭,他有机会能亲自为亭命名、能亲自为亭作赋记的可说是寥寥无几。可见欧阳修一生是以人格、品行、学识、才气服众,他如高山般的让人仰之、崇之,敬之。

        古人将《醉翁亭记》刻为石碑,最早是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时,第一次锲刻为宝宋斋石碑;但此碑有点缺陷,一是字太小,二是刻痕太浅,碑文难以长期留存;于是,到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时,苏轼改书大字,重刻了《醉翁亭记》石碑。石碑由三块长方石组成,字体大,书法大气俊美,此碑一直保存至今。
   
                            陶然园里名亭会:醉翁篇

         在陶然园的醉翁亭前,我细细的读了苏轼重刻的《醉翁亭记》,可惜碑中有好几处字迹被人凿掉,碑文有点不完整。这是按原汁原味的石碑仿建的,说明这些被凿掉的文字,在原石碑上就已经被凿掉了。
         这样一座大名鼎鼎的名亭也逃不过人为厄运,第一次是清咸丰年,被太平天国军队将《醉翁亭》焚毁殆尽;这样一座大名鼎鼎的名亭,这样一座大名鼎鼎的《醉翁亭记》石碑,第二次再惨遭毒手是在WG运动中。人为的将亭中欧公的画像和文字均损坏,人为的将苏轼《醉翁亭记》石碑中几处文字胡乱凿掉。呜呼,天下者,谁不爱欧公、苏公?天下者,谁不敬欧公、苏公?对这种无知、无耻、令人发指的行为,天下者是如何的义愤填膺!是如何的痛心疾首!

                                 陶然园里名亭会:醉翁篇

          看过了醉翁亭,读过了苏轼书刻的《醉翁亭记》,再往前走,就是陶然园里的“百坡亭”。原亭是在四川省三苏公园内,是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而建的。
          苏东坡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任太守时曾写过《泛颍》诗: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 ...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间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在屺水簿相,与我祖娱嬉“。
         苏东坡去世多年后,南宋嘉定(公元1214年),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他熟读苏东坡的诗句后,想为苏公做一件事、想为苏公了却这一心愿,便在眉州城内寻得一环湖之地,在水上建了一座亭,并取诗中“散为百东坡”之句,取名为“百坡亭”,以此纪念他十分崇敬、十分仰慕的东坡老前辈。只是古环湖和“百坡亭”没经住历史的沧桑,早不复在了。直到公元1928年,在眉山三苏祠内的瑞莲池上,按原亭模样重建了一座“百坡亭”。
           
        陶然园内仿建的“百坡亭”,是我见过的亭中造型比较独特的一座亭,它中心是亭,两侧是长廊亭,连成一个整体,所以亭的面积比其他亭都要大许多。亭立于水面,水中有16个石墩撑起亭面,亭中有16根与墩对称的亭柱撑起亭檐。像是水上桥,却是水中亭;亭似桥,亭似廊,所以“百坡亭”是一座让人赏心悦目的亭,它似廊桥,又是廊亭,故称“桥亭”。
       座落在四面环水的百坡桥亭,应该完全符合苏东坡“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的心意。
          
                           陶然园里名亭会:醉翁篇

         北京陶然亭公园,是一座以历史文化名亭为主的“亭文化”公园,它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它建于1952年,是一座4A级的精品历史文化名园。占地面积56. 56公顷,水域面积达16.15公顷。
        据说在陶然园里有30多座亭,我观赏、记录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我已很满足了;因为这一名小部分历史名亭的原在地散布在六省九市之广,有些地方我不一定有机会涉足去的,所以在陶然园里我能观赏,能了解这些名亭的来龙去脉和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大大拓展了我的眼界,弥补了我不一定有机会涉足的遗憾。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大家庭,那么北京就是大家长。作为一家之长,对家中的精萃如数珍宝,并将它们集中仿建,在一园之中向全国人民展览。
       有容乃大,陶然亭公园就是有容乃大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