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顶峰见
本只是想去吃一顿麦当劳,没想到却发现了一洞天。
那天,在街头瞎逛了半天,感觉有点饿了,正好面前不远处有一家装璜还算不错的麦当劳店,便拐了进去。
走过店门时,我看到店玻璃门的侧边竖着一个漂亮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下一站,顶峰见。
嗨呀,这谁呀?好大的口气,我心里暗想道。
在座位等餐时,发现这家麦当劳店有一个后门,后门虽不大,却是玻璃落地门。透过玻璃我看到里面陈列着一排排书籍,门的后面居然是一个图书馆,哦哦,餐饮与文化连上了呀。
我好奇的推开玻璃门,走进里面的图书馆,不由得惊了一下,这不仅是个图书馆,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在外边看来它不显山、不露水的,内里那可是有规模、有档次。几个宽敞又明亮的大厅连在一起,一排排书架,一个个书台,上面整整齐齐、形形色色的书籍,有的是叠垒着、有的是陈列着,这让我喜不胜喜。于是我慢条斯理的走过这一排排书架、走过这一个个书台,浏览着这一本本书籍,远古的、当代的;国内的、国外的;典籍的、通俗的;名人的、凡人的;文艺的、科技的;精装的、简装的;科幻的、动漫的;成人的、少儿的;林林总总。
难怪它敢那么大的口气,难怪它敢说“下一站,顶峰见。”谁能说不是呢,书就是知识的载体,读书就是学习知识,不断读书就是向着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登,不断的攀登,说不定下一站就站在了顶峰。

图书馆的装饰非常不错,宽敞、典雅、安静、大气。
平面的大厅装成了复式楼,还是三层复式。二层楼是一长排木头大阶梯,阶高约有十几级,我想它们就是充当了馆内的座椅,可供阅读者使用。四周围栏上安装了一排排灯光,乳白色的光源,使大厅的光线柔和又明亮,舒适又宜读。阅读者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这阶梯上任选一个座位,互不干扰,舒舒服服安心的坐下来慢慢阅读。此时正是中午时分,图书馆的人不是太多,尤显得空旷,当然有几个读者已安安静静、不发出任何声响的坐在木梯阶上看书了。
另外,连接复式第三层的是木制楼梯,走上这架古香古色的木制楼梯,迎面来的是一个圆拱形的门;走进圆拱门往里望,仿佛还可通往更深处,而头顶上悬挂有几串小圆灯,也是柔和的乳白色光霭。正是这圆拱门,正是这小圆灯,正是这隐隐约约纵深处的幽静,让一个有档次的现代书香大厅,多了几分远古儒雅的书院气氛。
这个图书馆的设计是相当巧妙的:一是圆拱门后的纵深处,那是可展开无穷无尽联想的,仿佛里面隐隐约约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这样的设计营造出了一种此处可探幽的意境;二是将一个平面大厅复式为三层楼,仿佛是一座层叠的山峰,从山脚到山腰,从山腰到山峰,一步一步向山峰攀登,这样的设计让人臆想出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味来。
营造出这样好的一个读书氛围,我想设计师的意图旨在,告诉那些愿在知识海洋中翔泳、愿在知识山峰上攀登的孜孜学仕们:有志者,事竞成;只要肯努力,下一站,顶峰见绝对不是幻影。

书山书海,引起了我购书的欲望,一次选购了七本书,三本外国文学,三本历史文学,一本当代散文集。
我喜欢买书,曾经一口气一次买了十四本书,因为它们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书。其实我没有“下一站,顶峰见”的宏大远见,更也没有“下一站,顶峰见”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也达不到“下一站,顶峰见”的水平高度,这是自知之明。尽管如此,并不影响我看书买书的积极性;我非常欣赏、也非常赞同白岩松先生在他的《读书终是读自己》一文中写的:“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的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本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虽然我不行,但我相信有很多的人是行的,他们有智慧的高度、他们有努力的速度、他们有坚韧的态度,凭这些就完全可以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他们完全可以像这个广告牌一样,自信的大声说:下一站,顶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