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心
今年春节,朋友一家外出旅游,先是去了塞浦路斯,然后去法国,在法国过年。
回来后,给我看了他们沿途的系列照片:无数风光,无数人物,无数著名建筑,无数著名艺术作品,但我最喜欢的是题图上的这张抓拍的照片。我要了这张照片,因为照片中孩子的专注和神态深深感动了我,他和雕塑中的狮子相互对视,仿佛在友好亲切的交谈。
这是法国非常著名的一尊雕塑,叫《狮子踩蛇》,也有人叫它《狮子吃蛇》。
雕塑是出自于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安托万 . 路易斯
. 巴里之手。安托 . 路易斯
. 巴里,简称巴里,自幼跟着从事金工的父亲学艺,爱上了雕刻。16岁从军,是拿破仑军队的一名战士;19岁退役后,就选择到格罗画室去学习绘画和雕刻,22岁时又考入美术学院深造。巴里的艺术创作主要成就是动物雕刻,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他除了经常到动物园写生外,还对动物筋脉骨胳进行了专门的解剖研究,他熟悉动物,了解动物体魄的结构,所以他的动物雕塑强健有力、栩栩如生,仿佛有血有肉,有骨有胳;他的作品曾获得了罗马奖。法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罗丹,年轻时就非常崇拜巴里,喜欢观看、研究他的画作和雕刻。巴里最著名的动物雕塑有《老虎吞食鳄鱼》《美洲豹吞食兔子》《狮子踩蛇》等等。
孩子观看的这尊雕塑就是《狮子踩蛇》。十九世纪的法国人,给巴里的这一系列动物雕塑赋予了极其深刻的进步意义,比如《狮子踩蛇》中的狮子代表的是人民大众的力量,而蛇则代表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巴里的雕塑在法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杰出的艺术地位。
也许,孩子他并不理解这尊雕塑有什么涵义,他也无需要去理解,他只是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在天使的眼里,没有黑暗与邪恶,世上万物都是有生命,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都是光明的。单纯圣洁的孩子就是一个天使,所以,雕塑中的狮子在孩子的心中是有生命的;这个平等的生命,是一个可亲、可信、可互动、可以亲切交谈的朋友。孩子他天真无邪的可爱脸胧,闪动着天使的美丽光芒;孩子他天真无邪的清澈眼睛,闪动着天使的圣洁光明;孩子他天真无邪的童心,仿佛是天使那神圣的晶莹心灵。
想想啊,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纯洁美好童年时代,也曾有过天使般的美丽童心。对着一株小草、一朵小花,能喃喃昵语;对着生命弱小的动物,总是好奇、充满爱心。记得小时候,邻居家养了两只刚出世的小鸭子,鹅黄色的绒绒毛,扁扁的小黑嘴,浅黄色的小丫掌,亮晶晶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可爱极了。因为家属宿舍里没有池塘,邻居家在门外放一只大盆盛满水,让两只小鸭在水盆里游啊游的扑腾。于是,我们一群孩子天天蹲在这个大盆旁边,围着、看着小鸭子洗澡、游泳。小鸭叽叽呷呷,我们叽叽呱呱,恋恋不舍,百看不厌。看着看着,小鸭子长成大鸭子了呀。一天大盆里突然少了一只鸭子,听说是主人家将它吃了,我们好气愤,都难过得想哭。 那时的童年,那时的童心,那时冰心般的天真,以为鸭子和我们是一样的可爱,不理解怎么能把它吃掉呢。我们纯净的眼睛里,也像照片中的孩子一样干净得没有半点渣滓,我们的心也像照片中的孩子一样,住着一个美丽的小天使。能否留下那流逝了的童年,能否拾回那远离了的童心?
在这尊著名的《狮子踩蛇》雕塑前,一定留下过世界各地无数游览者的足迹,在成人的眼中,看到的它是力量和艺术,但在孩子的眼中看到的它是生命和友谊。在这尊著名的《狮子踩蛇》雕塑前,一定拍摄过无数游览者的照片,他们或者灿烂一笑,他们或者伸出二指比个V,但他们只是把这座雕塑当作一个背景,当作一个陪衬,当作一个留影纪念的物品,所以,拍摄下来的照片只是“到此一游”的感觉。有几人能像孩子这样,用对视和眼神给雕塑中的狮子注入了活的灵魂,让这座冰冷寂寞的雕塑有了童话的生命色彩,他们之间那种自然、纯粹的交流,强烈凸现出童话世界里生命和友谊的魅力。
如果说巴里用精湛的技艺让人们看到的是雕塑的血肉和骨胳,那么孩子用明亮的眼神让人们感觉到雕塑的生命和灵魂。
孩子他会长大,会成熟,会历经风雨,会砺炼红尘,就像我们一样,由牙牙学语,走到了白发斑斑。他现在十岁了,十年后,也许他会是法国留学生;若干个十年后,也许他会来旧地重游,但愿那时,站在这座雕塑前的他,与狮子对视的目光仍然如此清澈,像这张照片里一样,眼睛里是一个童话色彩的世界,心灵中是一颗天使精灵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