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霞客和蝴蝶花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这是电影《五朵金花》里的插曲。因为五朵金花,因为这首歌,我想凡到大理来的游人,没有不来蝴蝶泉的,来蝴蝶泉没有不觅寻蝴蝶和蝴蝶花的。
其实在《五朵金花》电影之前,古时候的蝴蝶泉就已经是名声远播了。而蝴蝶泉作为旅游胜景之地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字记载,就是出现在著名的古代旅游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的《粤西记》里。
徐霞客在《粤西记》中,对蝴蝶泉的记载是:”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日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自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冽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从这篇游记中,我们得知徐霞客知道天下有一蝴蝶泉时日已久,后他在粤西时又从三里城陆参戎那里得知,大理的蝴蝶泉是“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喜闻得天下有如此的奇观异景,这让喜好游山玩水的徐霞客怎能舍弃。于是他从粤西兴冲冲来到大理,甚至没有顾得上先安顿好住宿,只打发仆人先将行李送往大理三塔寺的寄宿处,自己却迫不急待催马快鞭飞驰去了蝴蝶泉。
出现在徐霞客面前的蝴蝶泉,一大一小两眼泉水,叮叮咚咚,水之清澈可照清人面,只是时令过早,还不是开花的季节,所以水面上倒卧的大树,只见绿影婆娑,翠叶蔽荫;不见有花,不见有蝶,更不见蝶花连须勾足。不觉心有惆怅,自是不甘。作为学者型的旅游家,徐霞客对奇景异观肯定要刨根问底,探个究竟,于是便向当地人打听言传中的奇景异观可会是真?而当地人有的说泉之蝴蝶是花儿变的;有的说是因花形长得太像蝴蝶,以假乱真,才引来真蝴蝶漫天飞舞。他们都说得有鼻有眼,有根有据,这让徐霞客不知该信还是不信;该信谁,不信谁,孰是孰非?我想纠结着没能眼见为实,应该是徐霞客蝴蝶泉之游的遗憾吧。
我们比徐霞客幸运,那年来云南大理古城正是时候,蝴蝶泉正好花开蝶飞。
那天,我们特地换上了绚丽的白族衣裙,在“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的歌曲中,像一群彩蝶翩翩飞进了蝴蝶泉。
那棵从远古就斜卧在蝴蝶泉上的老树依然斜卧,依然绿影婆娑,依然翠叶蔽荫,水面上依然没见到连须勾足的蝶和花?我好生奇怪,明明是花开蝶飞季节,怎么泉水上的大树不见花和蝶,更不见花与蝶连须勾足?忙请教了当地的白族主人,他们开心的笑着,说:以前蝴蝶泉上大树的连须勾足景观是因为有蝴蝶花才造成的效果,蝴蝶花一开,就像一只只振翅起舞的蝴蝶,加之五颜六色的真蝴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穿插其中,就有了徐霞客说的“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的奇景异观。泉上的大树它本身并不开花,是因为大树根旁长了无数的天然蝴蝶花树,它们与斜卧的大树纠缠交夹在一起,所以蝴蝶花一开,五彩蝶一飞,这棵斜卧在蝴蝶泉上的老树就有了层层叠叠、飞飞舞舞的蝴蝶花,所以远远看去像是大树开出了蝴蝶花,就形成了“连须勾足,直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的奇异景观,形成了灿然缤纷的蝴蝶花美色。可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不知为什么人们不慎把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蝴蝶花树全砍光了,而树边的天然蝴蝶花树从此也没有再生长过了,现在看到泉面上只留下孤孤独独的大树,那种树上天然花开的景象就这样消失了。
热情的白族金花和阿鹏们,还带着我去寻找开在蝴蝶泉四周的蝴蝶花,真是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了两株。那些盛开的蝴蝶花就像是一只只洁白的飞舞蝴蝶,它们舒展的花瓣、舒展的花芯还真是有连须又勾足的姿态呀。徐霞客千里迢迢、苦苦寻找、却又遗憾错过了的“连须勾足”蝴蝶花,被我遇上了,我赶快把它们拍了下来。眼前这些花枝招展、鲜活的蝴蝶花,让我感叹:也只有像徐霞客这样的文学大家,才能把只是听闻而并未亲眼见过的蝴蝶花,“连须勾足”那种拟人化的形态描述得如此生动而传神。
虽然徐霞客在蝴蝶泉留下了一大遗憾,却在《粤西记》中为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写下了完美的篇章,让蝴蝶泉有了悠久的历史文字记载,让蝴蝶泉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依据。其实在这之前,另一位比徐霞客更早期的明代旅行家、文学家、地理学家王士性,在游历了大理后,写了《乐土》一文,记载、赞颂大理胜景如乐土,但文字中未提及蝴蝶泉;所以,留下有关蝴蝶泉的专门文字记载,徐霞客是史上第一人。因此,大理人民政府为了感谢徐霞客这一伟大功迹,徐霞客诞生400周年之际,在蝴蝶泉边为他塑像。
那是一座粉红色花岗石雕像,徐霞客先生神采奕奕、美须飘飘、潇洒倜傥,聪慧儒雅;他,一位智者,一位旅者,一位学者,从此不必千里迢迢、不必步履匆匆,可以从从容容的面对这清泉碧水,可以从从容容笑看这千蝶万花。这样,是不是可以弥补他生前没亲眼见到奇景异观的遗憾,是不是可以解开《粤西记》中孰是孰非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