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先生的《随画呓语》
没想到,在西安机场的空港大酒店里,会看到一次油画展。
西安空港大酒店由一条封闭的通道,与西安机场的候机厅相连;由机场,从这条通道可直达空港大酒店;由空港大酒店,从这条通道就可以直达候机厅;画展就设在这条通道里。
显然,这不是一个正规的展厅,少了点书舍画廊的儒雅、高端艺术气质,但它强在宽敞、明亮、精致、多了点现代气息;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质感的名字叫:"空中丝路美术馆";据说在这里已经多次展出参与“空中丝路”画家的画作。
第一次匆匆走过这里时,我没认真看墙上的画,以为只是挂了一些宣传广告画而已。第二次再悠闲悠闲路过时,才看清这里全是油画作品,而且是一个人独自的专门画展。我没有多少欣赏绘画的艺术细胞,更没有多少绘画的专业知识,所以首先吸引我的是画作者的一篇《随画呓语》。
《随画呓语》是一篇诗作,作者落款:贺太平
于西安美术学院。
我不知道这位叫贺太平的画家是男还是女?故且称其为先生。也不知他是西安美院的学生、还是西安美院的老师?或者,曾是西安美院的学生,现是西安美院的老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他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画家。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 随画呓语 》
让心灵栖息在色彩中
品味生活的璀灿斑斓
把精神安放在笔触间
净享绘画快乐与激情
在画布上
路过暖暖的祥云
看繁花似锦
感人间温情
在色调盘中
邂逅深邃的晨雾
任思绪豁然开朗
让心境平和安宁
色彩的和谐
温润着自然的旋律
笔触的律动
阐释着生命的意义
画布上任刀画笔涂
只为倾诉对自然的敬慕
与山川对话
同大地交流
那些花草树木是我绘画的伴侣
那些鱼虫鸟兽是我笔端的朋友
借一支画笔
倾诉对大地的眷恋
用一块画布
聆听源自于天边的天籁之声
画 ,心中之风景
说 ,心中之故事
想, 心中之美好
表,心中之情愫
路途上有风也有雨
探索中有乐也有痛
借风吹走尘世杂念
让雨润泽心灵荒丘
那些难忘的名字
(省略)
再出发
下一个目标
朝着梦的方向走
(注:我省略了诗中那些难忘的名字,那都是画家到达的地名)
整首诗只用了四个小小逗号,一气呵成。那些山川、那些海流、那些花草、那些鸟兽、那些祥云、那些晨雾,那些大自然中存在的所有生灵,是怎样触动艺术灵魂的律动、是怎样触动艺术精神的圣洁,是怎样触动艺术情感的梦幻,让一位手执刀笔的画家像诗人一样,在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中,喷涌出对刀笔灵动的倾诉、对天然敬畏的咏叹、对生命意义的吟诵。
喃喃呓语,天籁之音;殷殷情愫,随画汩涌。
我想象着:贺先生背着画夹走进津巴布韦大草原,领略了代表“津巴布韦文化”的遗址,还有维多利亚那水雾弥漫、如彩虹搭桥的大瀑布;看过了花花树树妆点的哈拉雷都市。穿过南非布莱德河峡谷,来到一半海水一半沙漠、一半蓝色一半黄色的拜迪;又去了由基斯兰奴海滩、喀斯喀特山脉和温哥华城市风光三者完美结合的加拿大西海岸。沿着那条值得藏胞们幸福高歌的天路,走进了西藏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雅砻,徜徉在世界最大面积、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沙棘林中,欣赏中国最美沙棘“原始盆景”。登上最古老又最年轻的天山山脉,探访唐古拉山三江发源地;在巴尔鲁克山见识了2.4万亩野巴旦杏林,这也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原始野巴旦杏林;跨越中国南北分界的秦岭,感受冷暖不同温差的天地;再攀越那有着“万山之祖”美名的巍巍喀拉昆仑
... ... 啊,太多了。诗中那些被我省略了“那些难忘的名字”,我数了数,有28个,这些都是贺先生足迹到达过的地方。但这些还算不了什么,刀笔不会停闲,下个地方,朝着梦的方向,再出发。呓语中将还会增添更多难忘的名字。
他打开着画夹,摄撷一路走过的自然风景中所有色彩的灵魂,将它们化作缕缕灵感,在画布上浓浓淡淡、层层叠叠、轻轻重重的涂涂画画;让色彩沉淀到最美,让线条延伸到最佳,让精神超然到平和,让心胸恬淡到安宁、让境界辽阔到浩瀚、让大自然风光的生命,在这块小小的画布上如浴火般重生。这多像一个美丽的圣徒,点燃一盏圣洁温馨的心灯,燃烧自己,为的是让别人的美目和心灵遇见七色的光明。也许,这就是一个画家应有的宏伟抱负,一个画家应有的严峻使命。正如《随画呓语》中说的:任思绪豁然开朗
任心境平和安宁 ... 借风吹走尘世杂念 让雨润泽心灵荒丘 ...
以花草树木作伴侣,与鱼虫鸟兽交朋友。
生命之美丽,不在于它如何璀灿光华,而在于它是否真的能够平和;生命之动情,不在于它如何的激越奔腾,而在于它是否真的达标安宁;因平和才能见到生命真谛的宏大;因安宁才能见到生命真谛的深远。有位诗人曾对我说:用心灵的笔墨,点缀人生路上的风景。
我想:这位与我素不相识的贺先生就是这样呓语:画出一个真善美的圆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