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显斌
余显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69
  • 关注人气:1,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沟三月香雪海

(2023-03-05 19:39:44)
后沟三月香雪海

余显斌

 

1

村子已经老了,在岁月的夹页中,散发着一种古旧的气息,散发着一种质朴的气息,如一首唐人的七绝。如果是的,它该是孟浩然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吧。

外面世界太过嘈杂了。

外面的红尘也实在太重了。

如果想在一种宁静中,在一种悠闲中,品一杯茶,或者拿着酒杯,伴着知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后沟古村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文人周作人曾经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言外之意,茶可洗心,可洗涤灵魂,让人远离世俗,通身洁净。其实,游后沟古村,也有“可抵十年的尘梦”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美。

2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里,有解说词道:“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喊成了歌。”于是,古董出现,国宝出现。

古董和国宝,是时间的积累,是文化的具象,是岁月的传承。

如果这样,那么,后沟古村毫无疑问是古董,是国宝。

一个村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819年,那可是唐代啊,距离今天已经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土地上,唐人是如何居住的,是如何扛着犁具走向田野的,是如何唱着山歌,走向夕阳下的村落的。

这些,在后沟古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沿着一条路,我们缓慢地走着,踏着古人曾经踏过的土地,踩着古人曾经踩过的泥土,一步步走去。这,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寻根。我们已经走了很远,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古人,可是,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譬如悠闲的心里,譬如精致的生活,譬如陌上踏青、月下漫步的诗意消遣。

这些,都已经远离了我们。

这些,都能在后沟古村寻到印记。

进入古村,就看见一尊雕塑,一个老人扶着犁,前面的牛耸着肩,向前慢步走着。一尊雕塑,一下子将我们拉回农耕社会,不,应当是农耕文明中。我们的农耕时代是文明的,是诗意的,是细腻的,是精致的。

观音寺在阳光下,静静地卧在半崖上,隔着一条清亮的河水,和村子的皇殿对望着,好像文章中的照应,好像诗歌里的平仄。建筑很古,飞檐翘角,雕花镂纹,显示着那个时代人的慢生活,显示着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

人走在这儿,仿佛走进竖行文字里,走进唐人的诗歌里。

文昌阁敦厚质朴,楼高两层,高高耸立,一座拱形的门横跨街道,因此又被称为过街楼。一条石板路,从这儿延伸向村子的各处。当年,有读书士子,一定长衫飘飞,来到这儿祭祀孔子,叩头,行礼,然后又缓缓而去,看花,或者赏景,吟诵着诗歌。

文昌阁在村东,村西是关帝庙,文东武西,自然之理。

另外,村子还有玄天宫,有魁星楼,有古戏台,既华美,又古旧,好像是从岁月里打捞出的青铜器一般,虽锈迹斑斑,却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一种典雅的气息。

在后沟古村,四处弥漫着一种翰墨气息,习习沁入人的灵魂。

3

后沟古村属黄土高原地形,可是,这儿却不像其它地方那样光秃秃的,一眼望去,一片浑黄,一片苍凉。

这儿房子连接,犹如棋子一般整齐,石板路一路扯着,连接着每一处人家。人走在石板路上,听着叽叽喳喳燕子的叫声,真有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有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

整个村子并不是赤裸在阳光下,而是被绿色掩映着,被绿色遮盖着。人在绿色里行走着,绿色映上人的衣襟,映上人的眉眼,人的衣襟眉眼都有着一种淡淡的绿意。

在后沟古村,古树古木随处可见,给人一种古意盎然,给人一种悠然的思古之情。

观音庙前的古柏和古槐,树身极粗,扭曲着,枯皮斑驳如龙鳞,枝干虬曲如铁,好像用手一敲,会发出叮当的响声。可是,树叶都清脆着茂盛着,如一团绿色的水。水里时时冒着水花儿,一颗一颗的,是鸟儿的鸣叫声。

树古,自然招鸟。

关帝庙独门独院,院内一棵丁香,树龄近四百年,当地人言,丁香花开的时候,紫色如霞,香气浮荡,满村可闻。当地人称此花紫荆花。

还有椿树,还有皂荚树,皆古。

这儿人家都爱栽枣树,一处处四合院子,或者窑洞前,都栽着几棵枣树,都很粗壮。枣花开的时候,大概村子会飘起一场淡黄的雪色吧。人走在村子里,纷纷的枣花,大概会落在身上,拂了还满吧。

很多古村都在岁月里消失了,成了一个如烟的故事。尤其黄土高原上,这样的古村几乎没有了,其中绝大原因,是缺乏树木的保护。树木一旦砍尽,水土也就难以保住了。水土流失,是古村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后沟古村能保持到今天,和这儿的古人保护树木,是有着紧密关系的。

4

在古村里漫步着,走过小桥,走在石板路上,或者走在洁净的阳光下,心,很是清静,也很是干净。

尤其是坐在四合院里,喝着一杯茶,看着高而蓝的天空,看着远处的山山岭岭,真想喊上一嗓子,让声音随着白云飞着,一直飞向远处。

最好的是在月夜,于山腰人家处租一椽房子,静静地坐着,望着村子。月光如一片水一样,照在村子上空,也照在村子里。村子的房屋,还有寺庙,还有古建筑,都隐隐绰绰的,如大写意里的景色。一棵棵古树,将一团团的影子沁入月光里,也如大写意中的景色。此时,天地是干净的,了无一痕,空明通透。

此时,自己也是透明的,了无一痕。

这,是在养眼,是在养心,更是在涵养自己的灵魂。

 

(余显斌,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山阳中学31号;邮编:726400;电话:13689143798

本文发表于2023年2月16日《昭通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内心的祝福
后一篇:战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