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家与士绅

(2011-05-20 14:24:32)
标签:

杂谈

近期几条微博:


儒学如何从修身到治国?在先儒那里,这不成问题,即所谓内圣开外王。当然内圣能否开出宪政之外王,一直争议颇大。我觉得现在也不存在着内圣如何开(宪政)外王的问题了,因为宪政已被西人开出来,问题应置换成:宪政能否嫁接在儒学之上。我意儒家学说并不排斥宪政,而且能为宪政提供支持。

前些年,有学者提出“儒学为私,西学为公”的观点,主张在私域(个体)自由发展儒学。我不认为公域之中儒学就无用武之地。不过新儒家似专注于儒学在国家政治层面的应用,引起一些疑虑。其实有一个广阔领域或被新儒家忽视了,即社会领域。儒学在复兴社会上应该有更大作为。我主张再造士绅、重建社会。

过去士绅一直是社会自治的中坚力量。后世士绅被消失,许多人都认为是废除科举所导致。我认为不。这是儒学及财产权被完全铲除的结果。我们看民国的旧派知识分子,都有士绅的气质风范。而士绅被清场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不管是政治运作还是社会治理,都无可避免地趋向劣质化、粗鄙化、庸俗化。

修身明德,笃学敦教。再造士绅,重建社会。制衡权力,推动宪政。——当代儒学,理当如是。

宗教,不仅直指人心,也不回避世道,不仅提供彼岸关怀,也参与此岸建设。儒家虽然没有神道设教,但儒对祖宗的崇拜,对修身的强调,实际上也发挥了彼岸关怀的代偿性作用,于丹之流将这发挥到极致,将论语当成去政治化的心灵鸡汤,但儒学更是一套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构想,这一点比心灵鸡汤更有价值。

中国很早就铲除了贵族政治,最后连士大夫阶层也被消灭,遂形成最粗鄙化的官僚统治。贵族若能作为一支恒久的政治力量存在,对社会演进其实有裨益:1可平衡国家权力;2有利社会自治发育;3贵族通常是坚定的私有权维护者;4阻止激进政策。当然贵族政治应慢慢弱化,但若被翻身的新贵一夜清场,则非社稷之幸。

我不认为社会自治一定需要贵族,但相信贵族、士绅的存在,更有利社会自治发育。美国可能可以说没有英国式的贵族政治,但怎么能说美国没有士绅?而且,美国的立宪不正是一群绅士制定的吗?许多人只看到美国横空出世,却忽视了它的英国传统,包括这里头的士绅传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近期微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