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见闻:“剃头挑子一头热”

标签:
越野mm摄影剃头挑子理发业清朝老沈阳 |
分类: 人生百态 |
2011年6月沈阳
1、理发,虽乃生活中小事,由于其变化多,各地风情不同而充满了生活情趣;纵然是一滴水,也能反映大千世界之一斑。信步走在沈阳街头,寻找市井百姓生活轨迹,记录沈阳街头理发可反映其历史的变迁。“剃头挑子一头热”出自于沈阳。
2、从前,沈阳民间有句歇后语,叫做“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是那个时代老沈阳理发业真实的写照。剃头匠把剃头用具放在扁担的两头挑着,所谓“一头热”(或一头沉),即:挑子一头是长方凳,装置三个抽屉放置布、刀、剪之类工具,是凉头;挑子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一小炉,是热头。由于剃头匠们是流动的理发者,他们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由此而被称为剃头匠。当今这种富有时代特色的剃头挑子早已见不到了。(资料)
3、沈阳的理发业始于清末,当时叫“剃头”。剃头是从清初开始的。清朝统治者取代了明王朝,下令剃发,结束了几千年束发戴冠的发式。剃头一举,是清朝封建专制政策的一环。剃头打辫子这种形式,直到民国又变成剪辫子。之后欧风袭来,遂逐渐改成分头、光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寸头也风行一时。(资料)
4、从前,剃头匠将剃头用具放在扁担两头挑着步行吆喝;如今,换成单车驼着小型木制梳妆台大街小巷流动理发。
5、如今,在沈阳城的公园小巷旁,路边和墙根底下,仍然可以看到露天流动的理发师。穿着白大褂,一丝不苟地在剃头。
6、又是剃头,又是刮胡子、修眉,还为他洗脸,全套服务只收5元钱,顾客都评价他“服务周到、价格不贵”。
7、看这个男士闭着双眼,安静的享受着20分钟理发师傅的尽心服务。
9、我不是男士,无法体验这种民间流传下来早已被百姓所接受的生活一大乐趣。不过,看他的神情应该很享受。
10、推子,剪刀、梳子、刷子、爽身粉、定型发水等等。
12、他一般下午4点-6点在公园或报亭附近给人理发,这个时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有下班的,买菜的,锻炼身体的,剃头生意不错
13、坐在街头边理发边看着过往车辆,行人匆匆,犹如电影般的体验。
14、周围是生活小区,剃头师傅说,每天下午平均有5-6个顾客。
17、室外20来度的气温,舒适宜人,虽然是路边,但周围环境很宁静。
18、发现这位男士后来竟然睡着了,舒服啊!刮脸等于按摩?这就是理发师傅高超之处。
19、还有顾客在等候
20、对面马路是个报亭,理发师傅说,有时候顾客先在那边看报纸边等候,报纸也卖的不错。
21、傍晚时分,周围的人们越来越多,锻炼身体的,闲着聊天的老人,卖吃的;应有尽有。
23、沈阳这个季节水果蛮多的,山东的樱桃真甜。喜欢这种吃起来不费力的,不用剥皮,直接往嘴里扔。呵呵。
24、这里烤的玉米没有云南的好吃。
26、因为拍摄这个饮食店,被老板娘要求得消费一道菜,人在他乡不得不低头;要了一份饺子和炒菜带回宾馆。
27、随着社会发展,也许未来理发还会有更新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每一事物的超越,既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又是对新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无疑是人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