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杨继业几个儿子都用枪,而杨继业使的是刀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唐宋卷 |
在人们心目中,杨家将是非常了不起的,七狼八虎闯幽州,爱国报国第一流。杨令公号称杨无敌,又因为杨继业是的是金刀,又称金刀老令公。不过杨老令公虽然用刀,他的儿子们却使得是枪。
这里却有个缘故:杨继业的祖父叫杨会,当时镇守潼关。唐僖宗时期,潼关即是军事隘口,也是赋税重镇,月进百斗金,年储万石粮,城内金库多座,粮食堆积成山,外号“金斗潼关”。杨会武艺高强,手使一口九耳八环刀,驰名江湖,有万夫不当之勇,人送外号“金刀将”,有“天下第一刀”的美誉。又有两个好帮手夏书棋、夏书湮,这是兄弟俩。他们都使一杆大枪,枪法超群,堪称绝艺,哥哥夏书棋外号“神枪手”,弟弟外号“花枪手”。
因为朝廷腐败,夏书棋不愿为官。夏书湮因为目睹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心中非常气愤,于是便假扮匪人,砸金库、抢粮台,而守军只是胡乱追杀,并没有阻止他们出城,让他倍感奇怪。原来,是金刀杨会知道他们抢仓库为了救济百姓,故意放过而已。之后,杨会报告朝廷被抢情况,被僖宗斥责玩忽职守,开除了公职,贬为老百姓。杨会也看透了朝廷的黑暗,就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发誓不再出山。夏书湮听说后,就在杨会家当仆人,来回报杨会当年对他的恩情。
杨会有个儿子叫杨衮,这个人非常聪明,除了学会父亲的刀法之后,便发誓要练成绝世武功,当时一直想和天下第一的十三太保李存孝PK。当然了杨衮不是对手,这时候他觉得杨会的刀一般般,便想着学枪法,仆人会练枪,杨衮不信,老头就拿过一杆大枪,舞得风雨不透。杨衮看了,非常高兴,从此老头就每天偷偷地教他练枪。后来杨衮才知道自己学习的枪法是夏家的祖传一百二十八式北霸六合枪法,这一学就学了五年,不想在他刚学会百式时候,夏书湮竟因病去世。夏书湮在临终前交代杨衮去找自己的哥哥“神枪手”夏书棋学那没有学完二十八式枪艺。
杨衮去投奔师伯夏书棋,不想师伯外出,只好由高思继代师授艺传授了剩余的二十八式枪法。至此夏家的一百二十八路北霸六合枪法杨衮就学全了。杨衮武艺精进后,本欲再去挑战李存孝。只是李存孝已被晋王李克用冤杀,又有王彦章重出,以回马枪挑死了高思继。杨衮为报师兄之仇,在半路与他的儿子高行周,还有刘知远结拜为兄弟,又联合晋王李克用麾下的郭威、石敬瑭、李嗣源、李存勖,力闯宝鸡山狗家疃,五龙二虎逼死了王彦章。后来,杨衮又联合了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大旗,力保后汉刘知远。
可惜刘知远做了皇帝也是个昏君,杨衮深感世间没有明主可以扶保,就回了老家隐居,潜心研究于枪法。后来为了创出一套枪法,杨衮遍访天下六大名枪的后人,融合六大名枪和北霸六合枪的精要,自创了一套六合梅花枪,也就是杨家枪法。
杨衮有七个儿子,分别是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还有一个干儿子是抱养的名叫杨继亮。这八个儿子都使枪,尤其以老七和老八枪法最好。最初之时,杨衮也不知道高怀亮的真实身份,他是小时候被家将偷出,又被杨衮老丈人买下送给了他当养子。后来,因缘巧合之下,杨衮得知了高怀亮是高思继的孙子。杨衮感慨万分,想起师兄高思继的传枪之恩,就把杨家枪的绝招三十六路滚手枪私下传给了高怀亮,而没有传给自己儿子杨继业。
因为杨继业枪法本就比高怀亮强,悟性又最高,传给他绝招高怀亮就不可能超过他了,不久后周大将赵匡胤攻打北汉,战场上高怀亮认祖归宗,与高怀德合兵一处,对付杨继业。杨继业战败,心里很是不满,杨衮也深感愧疚,帮助杨继业寻找名师,助他学了廉颇刀法、关羽刀法、马武刀法融合一起的刀法。再次出世的杨继业已经不再使用大枪,而是用了一把八十一重的金刀,在战场上杀败高家第一猛将高怀亮,成就了金刀无敌的名号。
虽然杨继业不愿用刀,但是他的儿子们都喜欢用枪,杨衮便把自己的独门绝技都传给自己自己的孙子们。就这样杨家枪法被杨家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也因为杨业的的后代喜欢枪法,才避免了杨家枪法的失传,这就是为什么杨继业使用刀法,但是他的后代们却使用枪法的原因。
前一篇:魏晋时代的精神领袖之死
后一篇:西门庆的经商与敛财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