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代的精神领袖之死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他叫夏侯玄,是三国名将夏侯尚的儿子,是魏晋时代的精神领袖。当时人对他非常崇拜,《世说新语》称之为“玉树”,《晋书》则称他“朗朗如日月入怀”;甚至连惜墨如金的陈寿,也叹服其“格量弘济”,盛赞其名士之风。
夏侯玄不止名声高,而且很有才干。早在青年时代,夏侯玄便是名士领袖。彼时勋戚子弟喜好结党交游,清议朝政,这种行为被称作“浮华”,而夏侯玄便是浮华子弟中的首脑人物,以至于被奉为宗主。而司马师当时是夏侯玄的跟班,一直在跟着夏侯玄混。成年之后的夏侯玄,起家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乃是宫禁冗散,也是曹丕钦定的世家子弟历练职务,可知其前途无量。
齐王时代,夏侯玄得到表兄曹爽提携,平步青云,陆续担任散骑常侍、中护军、征西将军等显职。司空赵俨的葬礼上,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皆在座,而夏侯玄虽然“后至”,却引起群臣轰动,“宾客百数,咸越席而迎”,把司马兄弟的风头抢了个干净。司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暗暗藏在心底,一定要报复。
不过夏侯玄的身份也很尴尬,夏侯玄的生母是曹真姊妹,即曹爽之姑,因此夏侯玄与曹爽为外弟,即姑表兄弟。而夏侯玄的亲妹,又是司马师的正室,因此他于司马师为内兄,即大舅子。你看,夏侯家很会玩花活,无论是曹爽当权,还是司马当权,夏侯都不会吃亏。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夏侯玄一致认为司马会留自己一条性命,于是放弃反抗,束手就擒,回洛阳做了大鸿胪,成了高级政治吉祥物。但是他是当时的精神领袖,司马师兄弟不放心自己。对此后来夏侯玄也很清楚,(夏侯)玄叹曰:“士宗(许允字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人(指司马懿)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司马师)、子上(司马昭)不吾容也。”
夏侯玄是司马师下令处死的,而处死前司马昭是流着眼泪向兄长求情,当时司马师病情加剧,司马师认为一旦自己死去,没有人能够驾驭得了夏侯玄,因此一心一意要置夏侯玄于死地。司马师感觉司马昭和自己无法相比,自己都不是夏侯玄的对手,当然要处死名望过高的对手。更糟糕的是,司马昭和夏侯玄的关系亦十分亲密,夏侯玄下狱时,司马昭还找到哥哥“涕泣屡请”。这无疑加剧了司马师对夏侯玄的杀心。
一旦兼资文武、名望过人的夏侯玄再度复起,势必会阻挠魏晋嬗代的进程,甚至有可能横生枝节,导致司马家族覆灭。因此为了永绝后患,司马师泯灭人性般杀害了自己的大舅子,还夷灭夏侯玄三族,彻底断绝对方平反的可能。夏侯玄虽然预料到最坏的结果,却想不到自己会以这种荒诞的形式死在妹夫手上;更想不到司马昭的求情会成为加速自己死亡的导火索。
夏侯玄曾有活的希望,那就是夏侯霸逃跑到蜀汉之前,曾经邀请夏侯玄一起去,结果遭到拒绝。夏侯霸将奔蜀,呼玄欲与之俱。玄曰:“吾岂苟存自客于寇虏乎?”遂还京师。
一代名士自此烟消玉殒,让人唏嘘不已。
前一篇:怎样填报中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