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文化水平究竟有多高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潘金莲是个漂亮的女人,书中写道金莲命苦,七岁丧父,但小时却接受了不少教育,尤其还上了女学,这是一般人家女孩所无法企及的。
潘金莲很有文学造诣,当时很多人都对她赞不绝口。王婆说:“她七岁儿上女学,上了三年,字仿也曾写过,甚么诗词歌赋唱本上字都认的。”后来,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
潘金莲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将金莲转卖于张大户家,大户教她习学弹唱,主攻琵琶。因而,在西门庆所有妻妾中,潘金莲最聪明伶俐,最有文化,也最有才艺。用王婆的话说,是“好个精细的娘子,百伶百俐,又不枉了做得一手好针线。诸子百家、双陆象棋、拆牌道字皆通,一笔好字”。孟玉楼不无佩服地言道:“六姐他诸般曲儿到都知道,俺们却不晓的。”
潘金莲很有才艺,金瓶梅里有一段就是写她的才艺展示:西门庆一面取下琵琶来,搂妇人在怀,看他放在膝儿上,轻舒玉筝,款弄冰弦,慢慢弹着,低声唱着:冠儿不带懒梳妆,髻挽青丝云鬓光,金钗斜插在乌云上。唤梅香,开笼箱,穿一套素缟衣裳,打扮的是西施模样。出绣房,梅香,你与我卷起帘儿,烧一炷儿夜香。
西门庆听了,欢喜的没入脚处,一手搂过妇人粉颈来,就亲了个嘴,称夸道:“谁知姐姐有这段儿聪明,就是小人在勾栏,三街两巷相交唱的,也没你这手好弹唱!”
这就是潘金莲的手段。在小说里潘金莲动不动就给西门庆写情诗。西门庆三十岁生日的时候,潘金莲给他这样写的:“奴有并头莲,赠与君关髻。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读上这一段,你是不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一个识文断字的知识女性就坐在你的身边,或者你写字的时候,她红袖添香助你读书。
当然你可以这样想,潘金莲确实这样楚楚动人,她的诗词确实让人惊叹,且看她的题在墙壁上的诗歌:“独步书斋睡未醒,空劳神女下巫云。襄王自是无情绪,辜负朝朝暮暮情。”这首七绝闺怨诗,平仄、粘连、押韵都很工整,借用了襄王和神女的典故。
潘金莲的文学造诣有多高,别让王婆称赞,咱先看看那个时候状元蔡蕴的诗歌,蔡蕴在西门庆的藏春坞书房过夜,面对良辰美景,再加上花魁娘子董娇儿的恳求,他诗兴大发,一气呵成。他写道:“小院闲庭寂不哗,一池月上浸窗纱。邂逅相逢天未晚,紫薇郎对紫薇花。”和潘金莲对比,究竟谁优谁劣?前两句写景平淡无奇,而第三句平仄失粘,尾句更是直接套用了白居易的“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郎对紫薇花”。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到王维的经典名句“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化用在诗词中很常见,但完整套用却是作诗大忌。潘金莲的题壁诗是写给情郎陈敬济的,先不说意境,但格律工整。而蔡状元除了套用白居易的诗外,连平仄都没有把控好。
这就叫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两位相比明显的潘金莲更胜一筹。看起来潘金莲的文采还真不是盖的。
前一篇:潘金莲眼里的西门庆是什么样子
后一篇:潘金莲是如何玩死西门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