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春雨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我喜欢雨,喜欢淅淅沥沥的春雨,就像今天,一个人打着伞,在雨中行走,看着红的花绿的草,一阵阵赏心悦目。
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一切跟着感觉走,只听得天地之间最动人的交响。雨不大,风密密的斜吹着。河堤上行人很少,索性坐在石凳上,静静地聆听那雨声。雨声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洋洋洒洒,像一首抒情诗,又像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石凳很凉,不过用纸仔细地擦拭了几下,用塑料袋子垫在上面,坐着倒也舒服。还是什么都不想,仔细听着这春雨。风,轻轻地吹;雨,慢慢地下;四周都是雨的吟唱。轻柔的雨丝在风中尽情地飞扬,缓缓地落在青翠的树叶上、鲜嫩的花草上……然后仿佛很不情愿地滴落在泥土上。
突然想起那首宋词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到中年,所有的东西已经看淡,一些旧时光里的人或者事,就像雨珠一样飘飞,穿过时光,越过天涯,轻轻地落在心上,溅起一层层涟漪。而在这涟漪的波光里,仿佛一切都生动起来,鲜活起来。若雨,丝丝缠绵,滴滴惊心。
雨是最能渲染情绪的,不同的人听雨,就能听出不一样的感觉。不同的心境,感受也就各异。心情好的人,听出了欢喜,细品出了轻快;忧伤的人,听出了忧愁,浅尝出了失落,寂寞。而纵观古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借雨抒发情怀,吟唱心灵之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么突然冒出这样的诗句来,想来起起伏伏的易安居士也是多愁善感之人。读着此诗句,心情被薰染,仿佛能感受到词人的落寞与忧愁,凄清与沧凉。而生命中的无助与失落,人生的苦难与悲喜,都被无边的雨声唤起,又覆盖,到最后只剩一声轻叹“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腹愁思的人听雨,听出来的自然是或淡或浓的离愁,是无尽的寂寞。明代女诗人王素娥也有诗句吟唱,“黄昏愁听雨萧萧,挑尽残灯夜寂寥”。黄昏本来就已经够沉寂,若再加上雨声,此时心中萦绕着愁绪的人,恐怕想不忧伤都是难的。想来只觉得雨声萧萧似情长,残灯之中夜寂寥。
“故人漂泊客江乡,夜雨相思夜更长”雨,似相思,相思如雨。漂泊他乡的人在雨夜徘徊,惆怅。思乡的情,思人的心在夜色里无眠。原来漂泊的人在雨夜更孤独,更寂寞,一颗心都被如雨的相思煎熬着……
前一篇:母亲的菜园
后一篇:西门庆的兄弟吴典恩是个什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