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放弃冀州牧不做
(2018-04-26 15:03:54)
标签:
江湖散文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乱世,人人都想当将军。所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不过也有例外的,居然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不做,在那个时候,冀州牧是个不小的官职,也算是一镇诸侯,可有一个人却放弃就放弃了,放弃的义无反顾,让我们不面对这个人产生好奇,他为何要这么做?
这个人名叫韩馥,以前曾是袁氏的门生,所以对袁绍家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和敬仰。当初袁绍因为和董卓闹意见,逃到河北,因为袁绍这个人能力大影响大,因此好多人对袁绍格外的佩服。韩馥很不高兴,可又无可奈何。于是就想限制袁绍。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三公通过驿站发送文书给州郡,诉说董卓的罪恶,天子受到威逼,处境危险,踮着脚跟盼望义兵来消除国家灾难。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问大家说:“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严肃地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袁绍讨伐董卓,因为势力大,成为盟主。最后因为目的不明确,作鸟兽散,不过韩馥和袁绍又想成为从龙大臣,于是奉幽州牧刘虞是大汉皇帝,不过刘虞是个忠厚的君子,并不愿意。韩馥只好作罢。
韩馥虽然想做大官,不过胆子却很小,尤其是对合作伙伴袁绍一直小心的提防。但袁绍一直对冀州抱有觊觎之心,于是开始让人劝韩馥让贤,袁绍的谋士荀谌早就对袁绍仰慕,此时为袁绍帮腔说:"勃海虽是一个郡,其实相当于州。现在将军您处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绍的形势,但长期居于袁绍之上,袁绍是当代的豪杰,必定不肯在您之下。而且公孙瓒带领燕、代的士卒,其兵锋不可抵挡。冀州是天下的重镇,如果两支军队合力进攻,会师城下,冀州的危亡立刻就会到来。袁绍是将军的故旧,并且又是同盟。眼下的办法,不如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必然对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孙瓒就不可能再同您相争了。这样将军有让贤的名声,自身地位比泰山还要稳固。希望您不要有疑虑。"
韩馥果然上当,让出冀州后,投奔张邈。便迎来了他的死期。有一次,袁绍派遣使者到张邈处商议讨伐董卓的事宜,说到机密处便贴着耳朵说悄悄话,当时韩馥正好在席间,一看吓了一跳,他本已经是惊弓之鸟,见了这种情形,以为两人是在密谋如何除掉他,心胆俱裂,于是跑到厕所里急不可耐地抹了脖子!就此窝囊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见做大事的人,也不能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想谋大事,就要有大格局,否则,如韩馥之流,自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