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是一部大书,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站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不过有的人物不管你站在什么立场,都不会对他抱有好感,因为这人的本质特坏。比如陆虞候陆谦。
人们为什么会反感陆虞候,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其一,是个读书人。陆谦是个读书人,平时满嘴的仁义道德,可一旦遇到了真事,却成了缩头乌龟。不敢帮弱势力林冲说一句公道话。人们不免要质疑,这样的读书人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其二,陆谦和林冲曾是兄弟,是很好的朋友。甚至一开始还曾想帮助林冲,可面对高俅父子的软硬兼施,居然为了帮助高俅衙内,出卖了自己心爱的朋友的老婆。书上有这句话道:“次日,商量了计策,虞候一时听允,也没奈何;只要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
其三,发觉被林冲知道,居然一计不成再使一计,想接二连三的让林冲毙命。陆谦认为只有“害了林冲性命,方能勾得他老婆和衙内在一处”。于是他向花花太岁的干爹高太尉献上一计:差人把刀卖给林冲,又差人来家呼唤林冲,叫将刀来府里比看。白虎堂里,太尉喝叫左右,将林冲解去开封府,定要给他个“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的罪名。看来交友不慎的确害死人呀。
其四,害怕林冲报复,居然要两个公差在路上对林冲加害,并且给了公差的银两。陆谦大喜道:“还是薛端公真是爽利!明日到地了时,是必揭取林冲脸上金印回来做表证。陆谦再包办二位十两金子相谢。专等好音。切不可相误。”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徒的,那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真的是阴险之至。
其五,当得知几次对林冲下手之后决定亲自下手。便决定趁林冲看守草料场的时候,放火烧了草料场,结果林冲的性命,事情败露恰好遇到命不该觉得林冲,林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膊,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直到此时,还在巧言应付,说是太尉差遣。
陆虞候必须死:
其一,他挑战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关注弱势群体,他却半路上插一杆子,要助纣为虐,残害无辜。
其二,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置多年的朋友于不顾,他挑战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知识文化,什么叫威武不能屈,什么叫富贵不能淫,什么叫患难见真情。这种人见利忘义,自然遭人唾弃。
其三,面对这高衙内父子,陆虞候完全可以一走了之,或者装聋作哑,却始终站在台前幕后帮助高衙内父子陷害林冲,这也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
因此,当林冲要杀死陆谦的时候,读者无不拍手称快。因为高衙内虽恶,帮助衙内助恶的陆谦更为人所不齿,所以才有了林冲对他的惩处,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最后终于死在林冲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