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治亚的博客
李治亚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3,168
  • 关注人气:44,9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水浒传里义气深重的奇男子

(2011-09-18 16:23:14)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

文化

李治亚

水浒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花和尚鲁智深

喜欢鲁智深的豪爽,更喜欢鲁智深的为人。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倾一腔热血为了朋友,实在是梁山水泊不可多得的英雄好汉,他可是水浒传里义气深重的奇男子。
  鲁智深原名鲁达,宋渭州经略使种师中帐下提辖官,生得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因三拳打死镇关西,为避祸出走,后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因背上刺有花绣,故此江湖上人送绰号“花和尚”。
  水浒英雄个个是奇男子,但众多英雄中鲁智深无疑应该是一等一的好汉。论武艺,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那镇关西虽然不是什么高手,但以杀猪为业,又在当地称霸,想必有两下子;力拔垂杨柳,这份神力无人可出其右。在二龙山下松林里四五十合让杨志自叹“刚刚地只敌的他住”;论义气,鲁智深救助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刘太公女儿,千里护送林冲,助白虎山打青州,称作“呼保义”的宋江,怕也没这等义气;论个性,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点真如自在,万般外物不羁,是真豪杰、真佛子。
  细品鲁智深,有几处与旁人不同。好汉们是被“逼上梁山”的,吃官司的不在少数,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武松、杨志、朱仝、雷横等都尝过长枷镣铐、千里发配的滋味,脸上也都留下了见证:金印。鲁智深却没走这条路,以他的经历他的行为是很可能也要被刺配甚至斩首的,但鲁智深不存吃完官司再做良民的侥幸心理,很好地保护自己,官府从来就没能把他怎么样,连高俅以太尉的势力也奈何不得鲁智深。鲁智深真的是鲁莽之中用智甚深,看他三拳打死过镇关西后,意欲逃走,竟说这厮诈死,真的不是什么粗鲁汉字。比起李逵的只知手提大斧胡乱杀人要强之百倍。
  另一处是鲁智深的“仗义”和宋江柴进等不同,在仗义的方法上,柴进以特权家财仗“义”,花的是国家的钱,家里有太祖钦赐“誓书铁券”作护身符,当然可以放心大胆地仗义。宋江以银子姿态仗“义”,谁手头紧了他就送点酒席盘缠或棺材钱,上山后更有一套“斥退左右,亲解绑缚,纳头便拜”的义气三动作,显得义高云天,诚招天下英雄。鲁智深则不然,不假身外之物,全凭本身的赤诚和武艺救人于危难。鲁智深仗义的对象也不同,金氏、刘氏父女都是底层百姓,和鲁智深完全是两种生存状态的人,鲁智深帮他们,一点都谈不上图报,而且过后各走各的,金老汉和赵员外救鲁达纯粹是巧合。宋江则不然,首先他仗义的对象多数是江湖好汉,一副笼络人心积蓄势力的模样,便是帮了一个不是江湖好汉的阎婆惜,却纳作妾了,后来还杀了。再有宋江仗义传得满江湖都知道,名和利等同,可见宋江仗义是图报的。鲁智深义气纯发乎内心,不求回报,义薄云天,真乃大丈夫所为。
  在对待宋江的态度上鲁智深也和别人不同,梁山好汉大多有个“宋江情节”,见了宋江是“倒身便拜”,桀骜如武松者亦不免此俗。若是背后谈论,则是“只闻宋押司大名”(吴用语)“皆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招贤纳士”(石秀语),都是十分崇拜的心情。而鲁智深却是这样说:“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虽然也用“真男子”“天下闻名”这样的词,但仔细体会“聒的”“想必”等语气,鲁智深于想会一会宋江的心情中有点对传言不以为然的意味。而在大聚义后的菊花会上,只有武松、李逵、鲁智深出言反对宋江的招安词,李逵是梁山上第一号没脑子的,说话不能算数,真正反对的只是武鲁二人,可见原二龙山人马和宋江的关系并不像吴用、花荣和宋江那么近,多少有点距离,而武松也不是李逵那样十两银子就能收买得服服帖帖。
  水浒英雄将,天下美名扬。酒肉穿肠过。心中豪气装。拳打镇关西,为救弱女郎。施恩不求报,鲁达有胆量。大闹五台山,惹恼众和尚。倒拔垂杨柳,豪杰为鼓掌。不怕太尉使诡计,野猪林内飞禅杖。千里相送为知音,万古人称花和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歪小传之二
后一篇:老歪小传之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