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个叫刘廷式的,曾经是密州通守。通守,其实就是太守的副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官,结果婚姻问题却受到上司苏轼的表彰。这里却有一个故事。
刘廷式是农村人,尽管现在是国家公职人员。早年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曾经和同村的一个女孩青梅竹马,后来两家定下了婚姻大事。分别多年之后,刘廷式潜心读书,他本来就聪明,学习起来更是如鱼得水,不久考中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正是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好时候,当时有人要他在京城娶妻。却遭到刘廷式的拒绝。刘廷式说:自己在原郡已有妻室,于是打马扬鞭回到老家。
多年未曾回到故乡,老家已面目全非。当年的隔壁老汉已不知去向。后来苦苦寻觅才得知,老汉因病故去,而他的女儿也投靠自己的亲友家了。此时,刘廷式排除万难,动用各种社会力量,前去寻找。后来终于在她的亲友家找到了昔日的好友。此时的情景令刘廷式百感交集,原来心爱的女人已经瞎去了两眼,身上穿的也是破破烂烂的。刘廷式当即给了亲友一些银两,要求明媒正娶这个瞎女人。
亲友自然满心喜悦,可是却遭到女子的言辞拒绝。她说:我以前没瞎的时候,尚且配不上相公。现在我双目失明,更加有愧,配不上你,希望你不要再强人所难。
刘廷式说:我娶得是妻子,要的是她自己品德和修养,你不过是眼睛有点问题,而其他各方面都比其他人强之百倍。况且我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历历在目,岂可以反悔?况且你的眼睛是因为你悲伤自己的老父亲所致,你是孝顺的子女,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更要娶你为妻。
女方见他还是以前的刘廷式,自然心里万分喜悦。于是穿戴一新,跟着刘廷式洞房花烛,过上美好的二人世界。从此,空闲的时候,刘廷式总是搀扶着自己的妻子散步,他们的举动引得好多人观看。
不久,刘廷式曾经受到别人的诬告,本来应该下狱,可是因为佩服他对待妻子朴素的感情,就免于处罚。妻子去世后,刘廷式痛苦的很是伤心。苏轼听说这事情以后,就问刘廷式:我听说悲哀是由爱念才产生的,爱念又是由于美色所引起的。你娶了盲女,爱从何而生呢?
刘廷式答道:我只知道死去的是妻子,所哭的也是妻子而已,她是否目盲并不重要啊!如果真是因为美色而产生爱念,因为爱情而产生悲哀,当美色衰退而爱念断绝时,哪里还有所谓的情与义呢?难道在街市上倚门卖笑,骚首弄姿的风尘女子,都可以娶回家做妻子吗?
苏轼听了,十分感叹佩服。后来盲女所生的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考试也都登第。曾经写文章称赞刘廷是的美德。
江湖曰:刘廷式好男人也。尽管身居官位,却心存善念,按照道义坚持娶盲女。妻子死后,誓不再娶。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一个旧时代的普通官吏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比之当前社会上的那些为了票子、车子、婊子,置自己结发妻全然不顾的人来说,高下自然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