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治亚的博客
李治亚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255
  • 关注人气:44,9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刘琨

(2011-04-25 07:41:00)
标签:

江湖

江湖文章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六朝卷

英雄刘琨

英雄刘琨

    两晋时代,忠心报国的很少。文武双全又有爱国之心的更属凤毛麟角,刘琨可算是一个器中的佼佼者。
    那刘琨,字越石,两晋时期杰出的爱国志士,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刘琨出身高贵,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一点和那个编草鞋卖的大耳儿刘备相仿。当然刘琨不是靠自己说的,而是有史可查的。其祖父刘迈、父亲刘蕃都曾出任高官。年轻时和祖逖要好,相约要做出一番事业,“闻鸡起舞”一词便出自他们二人的典故。刘琨也是当时的名士,和哥哥刘舆都是以大富豪石崇为首的“二十四友”的成员,当然这里面还有天下驰名的左思、潘岳、欧阳建等。
    刘琨才华横溢,少年时便与众不同。由于自己与皇族有姻亲,所以刘琨一家多受重用。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执政后,刘琨任记室督,又转从事中郎。刘琨的姐夫是司马伦之子司马荂,所以刘琨父子兄弟以赵王姻亲并被委以重任,从而卷入了“八王之乱”的斗争中。司马伦篡位后,刘琨迁太子詹事。
    永康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聚兵数十万进攻洛阳。四月,司马伦以刘琨为冠军、假节,与孙会率领三万宿卫兵迎战司马颖于溴水(原出河南济源县,经孟县入黄河),因而麻痹轻敌,加之各部互不相从,不能统一指挥,司马颖趁势发动反攻,大败而还,因焚烧了河桥,才得以自保。随著前线兵败,司马伦亲信、左卫将军王舆与洛阳城内诸将起兵反司马伦,率兵700余人由南掖门攻入皇宫,杀孙秀、孙会、士猗、许超等,囚司马伦,旋即赐死,迎惠帝自金墉城还宫。随后,司马颖、司马颐进占洛阳。司马颖又派军南下阳翟,配合司马冏击降张泓等。六月,司马同率军数十万入洛阳,诏为后司马,执掌朝权。司马冏因刘琨父兄名望很高,故未加罪,并且以其兄刘舆为中书郎,以刘琨为尚书左丞,转司徒左长史。
    八王之乱的漩涡里,刘琨兄弟一度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永宁二年骠骑将军司马乂与司马颙等里应外合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权。范阳王司马虓引刘琨为司马。永安元年初,司马越发动兵变杀司马乂,迎司马颖进占洛阳,控制朝政。是年七月,司马越等挟惠帝进攻司马颖,兵败东逃。司马颙乘机出兵攻占洛阳,迫惠帝与司马颖迁都长安,独专朝政。永兴二年,司马越再度起兵,西攻长安,司马颙战败。次年六月,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不久,司马颙与司马颖相继被杀。王司马越执政后,以司马虓代刘乔为豫州刺史,刘乔举兵抵抗,刘琨率领突骑5000救司马虓,兵败与司马虓俱逃往河北,父母却陷于刘乔。司马虓领冀州,刘琨到幽州向王浚借突骑800,渡河击败刘乔,才救还父母。接著,刘琨又与司马虓连败司马颖部,以功封广武侯,封邑2000户。
    光熙元年九月,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在此两年前匈奴王刘渊趁八王之乱已在并州起兵建立“汉”政权,后改称“赵”,史称前赵。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元嘉元年春天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东晋在匈奴敌后的少数几个割据政权之一。当时的晋阳南面是强大的匈奴前赵,北面是正在崛起试图染指中原的拓跋鲜卑的代国,东面是和段部鲜卑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盟,和前赵石勒等大将的战斗互有胜负。
    可能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懂得音律的刘琨对待手下喜欢音律的人,自然格外重视。可是这自然办了一件天大的蠢事。一个叫徐润的河南人因为懂得音律得到重用,此人无能而飞扬跋扈。将军令狐盛进言要刘琨除去徐润,反被徐润诬杀,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刘琨打着光复大晋的旗号,吸引了许多志愿抗击匈奴、羯人的志士,可是由于有时他太意气用事也使不少人无奈的离去。
    建兴元年,晋愍帝继位,封刘琨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此时石勒在晋阳的东南襄国(今河北邢台)拥兵割据,势力日盛。他修书刘琨假意降晋,出兵消灭与刘琨有矛盾的王浚,而刘琨却犯下了有史以来的大错误,做了中立。直接的后果就是石勒消灭了西晋的有生力量。在大敌当前刘琨想到的是自己的面子和利益,误以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建兴三年前赵刘曜击败刘琨,但因要攻打长安回兵。刘琨被晋愍帝封为司空、都督并冀幽诸军事。次年刘曜攻破长安,西晋灭亡。建兴四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不听劝阻全军尽出,中了埋伏大败,丢了并州,只身投奔鲜卑首领段匹磾。建武元年,刘琨率段部鲜卑的军队讨伐石勒,因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太兴元年,段部鲜卑内斗,刘琨被段匹磾怀疑投入大牢,并于次年6月22日缢杀。
    刘琨精通音律,创作了《胡笳五弄》,在传统的琴曲中加入北方游牧民族的音调,描写北方历经战乱的景象,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曾经有一次前赵匈奴围攻晋阳。刘琨登城清啸,半夜又奏胡笳(一说指挥一队士兵奏胡笳),匈奴人听到后思乡流泪,无心再战,撤兵而去。刘琨的诗文激昂悲壮,充满对战乱中的流民的同情和抵抗敌人的决心。被囚后所作的《重赠卢谌诗》更是其代表作。此诗前半段引用了姜子牙、管仲、陈平、邓禹等人的典故,表达对晋室的忠诚。后半段描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刘琨的人品高尚,很受后人的推崇。东晋大司马桓温就非常仰慕刘琨。《晋书》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伎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温大悦,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问。婢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大意是桓温自己认为自己的英雄气概和司马懿刘琨相仿,当时人把他和王敦相比,他心里很不服气。等到北伐敌人撤军回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年老的妇人。有人说她是刘琨当年的歌女。一见桓温,那老妇人便潸然泪下。桓温便问什么缘故。那妇人道:和司空刘大人太像了。桓温大喜,便收拾好自己的衣服,梳洗已毕,问:哪里像。那妇人道:脸面像,不过脸皮有点薄;眼睛太像,不过有点小;胡须太像,不过有点红;身体太像,不过有点短;声音太像,不过有些像女人。气得桓温大睡多天。
   江湖客道:刘琨是两晋时期反抗异族的一面旗帜,尽管他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斗志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尤其是民族危机时候,刘琨更是反抗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的精神支柱。大诗人李白“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陆游“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和“鸡唱刘琨舞,牛疲甯戚歌”,文天祥“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福华天意乘,匹磾生鬼蜮。公死百世名,天下分南北。”,李清照“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对刘琨作了高度的评价,也对他锲而不舍的斗争精神作了更好的诠释,事实上无论在任何时期,我们都需要一种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民族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