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Wanna
为什么是皮鞋?也许你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毕竟无论是就体积或论注意力而言,皮鞋作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都远不如上装甚至裤子来的引人注目,尤其是在一条合身的西裤应该能够盖住半个鞋面的前提之下。如果有人搬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来回答这个问题,那恐怕不过是一种不算回答的搪塞。
在笔者看来,鞋子作为整个服饰环节最底下,最接近地面的一个部分,是最容易为地面的污浊、灰尘所弄污的,也因此是最不容易保持整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男人连最容易脏的鞋子都能保持着一尘不染——当然这也与环境的整洁有关,所以我们中国的男性就更加任重道远了——那么其对于服饰细节的注意程度可想而知,服饰的其他部分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是的,男人脚下的鞋子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一个男人对于完美主义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对于sytle的塑造,对于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皮鞋之构造篇
皮鞋皮鞋,顾名思义就是用皮革制作的鞋子。在皮鞋的早期发展史上,这实在是一个百分之一百正确的叫法,因为早期的皮鞋不过是用一张皮革把脚步给包裹起来,无论是鞋面还是鞋底,都是用皮革制成的。而现代皮鞋意义上用其他质料制成的鞋底、鞋跟,那不过是十六世纪之后的事情。
一般而言,一只皮鞋主要由可以体现皮鞋装饰作用的鞋面、侧面的滚边以及体现皮鞋作为走路工具功能作用的鞋底(包括本底和本地上面的中底)以及鞋跟组成。当然需要额外说明以下的就是,大多数皮鞋尤其是较为正式的皮鞋都是由一块鞋面制作而成,并没有侧面滚边的设计。一般而言,没有滚边的设计可能感觉上更加正式一些,当然并非绝对,还是要看具体的款式而定。
即使是现代的皮鞋,鞋底和鞋跟可能由非皮革的材料制成,但是鞋面和滚边必定是用皮革来制成的。而不同皮革的选用,正是众多皮鞋差异的起源。
说是皮革,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些从动物身上取下的叫“皮”,而经过加工成为制造原料之后,才称其为“革”。当然,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而言,“皮”还是“革”的叫法没有什么差别,按照个人喜好称呼便是了。
虽然统称为皮革,可是来自于不同的动物身上,其所具有的特性就千差万别了。时下皮鞋常见的皮革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
牛皮:这几乎是在皮鞋制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皮革。牛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是牛仔,大一点了叫牛犊,成年了就是成牛了。因为成熟度不同,所以不同年龄的牛身上取下的皮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根据取皮牛的年龄的不同,牛皮又可以被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仔牛皮(calf),又称小牛革在牛皮中是最细致光滑的,取自出生后六个月之内的小牛仔,其中尤以;第二种是犊牛皮(kip),取自出生六个月至二年左右的牛犊,比仔牛皮稍厚,纹路相当细致美丽;取自两岁以上成年牛的皮自然就是成牛皮了,其中取自母牛的皮革称为Cow,而取自在出生三至六个后经过阉割手术的公牛身上的皮革就称之为Steer,前者比较细致且薄,后者则厚度比较平均。一般而言,成年牛的皮不如幼年牛来得光滑柔软,所以一般需要有表面磨光的额外步骤,此外甚至会将其上下分为两层。因此一般被当作质量较差的皮革对待,较少出现在高级皮鞋的制作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比较好的牛皮出产地在美国,因为美国有大量纯粹为了取皮而饲养的牛,皮革的质量有更好的保证。但是目前美国对于牛皮的加工工艺还不够到位,因为美国出产的牛皮一般都要运到欧洲进行深加工之后,才能成为高级皮鞋的原料。
猪皮:应该说是仅次于牛皮,使用频率第二高的皮革种类了。与牛皮主要用来做鞋面不同,猪皮耐磨性更强,所以除了鞋面,包括鞋垫、衬里等部位都能胜任。
马皮:取自马臀部的皮革,比起牛革来更加柔软,更加光滑。其中在西班牙哥多华(cordoba)地区出产的皮革最为有名,被称之为“科尔多皮(cordovan)”,这种皮革有着红褐色的光亮质感,一般用于最高级也是最昂贵的皮鞋的制作,而且由于这种皮革相当耐用,如果保养得当,一双用科尔多皮制作的鞋子可以穿上很长的时间,十几年甚至半个世纪都不奇怪。在历史上,关于科尔多皮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当年哥伦布向西班牙女皇献上了科尔多皮革,因此才获得了晋见的机会,也应此才获得了西班牙女皇的资助,开始了其伟大的航行,夸张一点说,没有当年的那块科尔多皮革,可能发现新大陆就要推迟不少年,整个世界历史都会因此改写。s
羊皮:又分为普通羊和山羊的皮,后者比普通羊皮漂亮且稍硬。和牛皮一样,山s羊的年龄影响了其皮质的好坏。幼年山羊的皮称为kid,纹路细致而且具有独特的光泽,不过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容易擦伤,所以在皮鞋的制作中主要以高级皮鞋及定制皮鞋为主。而在普通中下档次的皮鞋则以取自成年山羊的皮(goat)为主。
当然,即使是同一块动物的皮,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还是会成为完全不同的皮革制品的。除了我们常见的那种光滑的皮革以外,另一大类的就是起毛皮革。
鹿皮毫无疑问是最纯正的起毛皮革,以至于今天“鹿皮(buck)”已经不再单单是特指取自鹿身上的皮革,而是成为了所有起毛皮革的总称了。当然,那些通过研磨技术而得到天鹅绒质感的起毛皮革,还有另外一个叫法,那就是仿麂皮(suede)。虽然suede主要指以山羊皮加工而成的起毛皮革,但其他皮革比如牛皮加工而成的起毛皮革也可以用suede的叫法。这种人工加工的起毛技术,最早来自瑞典,事实上,suede这个词汇正是法语中瑞典一词的同音词。
说完用来制作鞋面和滚边的皮革,接下来自然要说鞋底和鞋跟的部分。
前文说到过现代意义上的鞋底和鞋跟的出现是十六世纪之后的事情。而在这之前,只有由纯粹皮革制作而成的鞋底。但是这样的鞋底过于光滑,在雨天显然除了容易摔跤还是容易摔跤。于是,最初便有了用木材制作的鞋底,而今天鞋底则是各类塑胶制品的天下了。至于鞋跟,虽然对于女性皮鞋而言,今天高跟皮鞋已经成为了磨练和保持女性优美曲线的一个最佳途径,但是在鞋跟刚刚出现的早期,其产生不过是为了方便骑兵将脚伸入战马的蹬中而不会轻易滑动。
当然,时代在前进,今日的鞋底和鞋跟则具有了完全不同的功能。鞋底可以分为中底和本底两个部分,中底在本底之上衬里之下,其作用是为了缓冲人走路时候的冲力,减少长期走路带来的疲劳感。早期的中底都是由各类柔软的填充物制造,但是伴随科技的发展,气囊已经现代中底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至于鞋底,虽然选材上除了采用不同的原料作为选择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变化就是鞋底与地面接触的纹理。不同的纹理对于改变鞋子与地面的磨擦以及改变地面对鞋子的冲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运动鞋领域内好的鞋底纹理是一双鞋子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皮鞋领域中,鞋底纹理相对不如运动鞋那么重要,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有了这些组成部分之后,将鞋面与滚边缝合,然后藏入鞋底之中,一双皮鞋差不多就大功告成了。当然,这个缝合的过程,是决定一双皮鞋是否牢固以及是否舒适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便有了许多不同的缝合技术产生。一双高级的皮鞋除了选用高级的皮革之外,可靠的缝合技术也是关键。
虽然皮鞋的制作工艺不断前进,不同的缝合方法层出不穷,不过就主流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种。
古德•威特接缝式:又被称为滚边式接缝,是一种相当传统的接缝方式。这种接缝方法需要首先将鞋面与中底缝合,然后将填充物放入中底与本地之间,接着将中底与本地缝合,也就是说需要两道缝合的工序。使用这种缝合方式的生产的皮鞋,鞋底突出的地方会有明显的缝合线。采用这种接缝制作的皮鞋非常坚固耐用,而且比较有安定感。而且由于这种缝合方法完全依靠一针一线,排湿性极佳。唯一的缺陷就是刚刚穿的时候会不太舒服,需要经过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中底与本底之间的填充物才会逐渐根据你的脚形有所调整,从而使皮鞋更为合适你的脚。
马可缝合式:同样也是传统的缝合方式,而且和古德•威特接缝式一样成为近代在高级皮鞋上才会经常采用的缝合方式。这种缝合方式将鞋面、中底、本底利用上下两条线缝合。采用这种缝合方式制作的皮鞋,你仔细观察皮鞋内部,会在中底部分看到缝合线的痕迹。采用这种缝合方式制作的皮鞋和古德•威特接缝式一样,透气性上佳,当然就坚固性而言不如古德•威特接缝式,不过有得有失,皮鞋也应此可以做得比较轻巧,而且鞋底弯曲性也可以更好,因此舒适感得到加强。
外侧半缝式:也被称作刺绣式缝法。与传统的马可缝合式或者古德•威特接缝式将鞋面向鞋内侧折叠缝合不同,外侧半缝式将鞋面向外侧折叠然后与中底、本底缝合。这样缝合的鞋子与古德•威特接缝式一样,鞋底突出的部分会有明显的缝合线,但是与古德•威特接缝式不同的就在于从侧面看,你会发现缝合线将较多的皮革层缝合,这其中就包裹了向外折叠的鞋面层皮革。由于这样的缝合方法有着比较粗狂的外观,所以时下在休闲鞋中相当流行。
粘胶式:如果说前面几种还能够被称为缝合方法的话,那么粘胶式就不适用于这种叫法了。因为这种方法全部依赖于胶水将鞋面、中底、本底等部分粘在一起。由于采用胶水替代了针线,这就导致中底与本底接触的部分全部是不透气的胶水,这样制作出来的鞋子透气性自然是大打折扣。而且胶水的使用也带来了鞋底可能脱落的质量问题。所以,在高级皮鞋中,你是不会看到这种制作方法的,不过在那些强调生产价格的普通皮鞋上,粘胶式因为成本低廉而且生产快捷,几乎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制作工艺。
皮鞋之风格篇
作为男性服饰的一个部分,皮鞋除了作为脚行走的辅助装备以外,其美学上的意义也越发重要了,尤其是作为一个懂得穿着的男士,穿上一双与服装匹配的皮鞋是最关键的环节,相反如果穿上的是一双与服装不搭配的皮鞋,那么任你的服装和皮鞋分开来是多么的品质优良和美观,组合在一起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要谈皮鞋的风格,那么首先就要从历史上来说皮鞋的三大流派:传统意大利式、传统英国式和现代式。说是三大流派,其实主要是意大利式和英国式的两极对比。众所周知,英国和意大利两国的气候环境非常不一样,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对于需要怎样的皮鞋有不同的去向。英国环境湿冷,昔日道路状况也不尽人意,所以就导致英国制作的皮鞋以坚固耐用为主要的取向,看上去会感觉比较大个,比较沉重;而与此对比,意大利的气候比较宜人,所以对于皮鞋这方面的功能需求比较低,导致制作出来的皮鞋以用料轻薄,使整个脚型看上去比较小,比较轻巧。鞋子是如此,西服也是如此,意大利式的西服和英国式的西服一对比,同样可以发现与两国生产的皮鞋一样的不同取向,这也就意味着意大利风格的西服与意大利风格的皮鞋搭配,英国风格的西服与英国风格的皮鞋搭配都是上佳而且保险的选择。如果你非要来一个混合搭配,效果如何笔者可就无法保证了。至于意大利式和英国式孰优孰劣,但但从就功能来讨论,可能英国式更适合北方的消费者,而意大利式更适合南方的消费者。不过一旦抛开功能,涉及品味,那就只能看哪种风格更对你胃口一些了,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至于所谓的现代式皮鞋,和西服的第三种风格美式西服一样主要是在美国发展成熟的,其风格主要就是对于英式和意大利式两种风格做了一个比较的折中,和现代的服装比较容易搭配。当然,对于所谓的现代式风格,成也折中,败也折中。喜欢的人觉得这种风格不走极端,可是不喜欢的人却觉得这种风格丧失个性。虽然笔者知道许多讲究穿着,尤其是讲究穿着传统,重视style胜过fashion
的人都坚持选择传统的意大利式或者英国式皮鞋,而颇为看不起没有多少年历史的现代式风格的皮鞋。不过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除了发源自英国和意大利的老牌厂商再加上其他国家的一些高级皮鞋制造商之外,大多数其他国家出产的皮鞋尤其是中低档的皮鞋都是采取了中庸的现代式设计,不求特别出彩,只求穿着搭配上不容易出错。
说完大的风格,接下来自然要说更具体的款式了。皮鞋虽然款式非常多,可是花样主要也就是在鞋头的形状和鞋面的装饰两个方面玩弄花样。
先来说鞋头的形状。根据我们脚的形状,圆头鞋(round
说完鞋头,就要说鞋面的装饰了,这其中的花样就更是层出不穷了。
一般而言,皮鞋可以分为牛津鞋(oxford)和slip-on两种大类,slip-on本意是“滑入”的意思,可是作为皮鞋的种类似乎没有一个比较好的中译叫法,所以有人称之为无鞋带浅口鞋。这种叫法倒是直接说出了两个大类皮鞋的根本区别,那就是有无鞋带。
就且让我们先来说说牛津鞋,既然是有鞋带的设计,那么自然需要有用来打孔的鞋翼,而两片鞋翼是否将鞋舌给遮住,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潮流,一种是
blucher
当然,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回到鞋面,就会发现牛津鞋这个大类有以下几个主力成员:
素面鞋(plain
横饰鞋(plain
翼纹鞋(wing
鞍形鞋(saddle),这种设计在皮鞋鞋背的地方增加了一条带状的皮革,由于这条带状皮革像马鞍一样横跨盖住鞋背,所以这样设计的皮鞋自然被称之为鞍形鞋。虽然最早的鞍形鞋不过是将制作剩下的皮革废物利用,以此来增加皮鞋的玩味,可是真正让鞍形鞋为许多人所钟爱的恐怕还是双色鞍形鞋的设计,白色的鞋面加上棕色的鞍形皮革,比起纯色的皮鞋自然是增加了更多的玩味。这种风格的皮鞋早年特别为常青藤名校的学生所喜爱,而如今可算是高尔夫用鞋的经典风格了。
说完牛津鞋大类中的几个代表性款式,就要来说另一个大类slip-on了。曾经看到过一些文章谈西服与鞋子的搭配,认为只有有鞋带的皮鞋才能够搭配正规的西装,这样的说法对了大半,但是却并非完全正确,因为无鞋带的slip-on可算是一个成员很广泛的大类,而且特征差别极大。
之所以会让不少人产生无鞋带的皮鞋不适合搭配西装的印象,恐怕是受slip-on中的中坚力量包鞋(loafer,国内很多人也习惯称之为船鞋)所影响吧。的确,这是一种绝对不适合和正规西装搭配的皮鞋种类。只要我们知道Loafer除了指那种皮鞋外,英文原意是懒人、流浪者的话,就会明白这样的皮鞋款式的确是不适合和西装凑到一块去的。这种鞋子可谓是美国对于皮鞋款式的一大贡献,最早流行于美国东部的校园,由于loafer免去了系鞋带或者松鞋带的步骤,不需花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穿上和脱下,所以当时被作为周末选择的皮鞋款式。因此,loafer
与casual的服装风格是最好的搭配,虽然现在有不少人勇敢的将loafer与正装西服搭配在一起穿着,但是笔者建议你除非有足够的资格或者信心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否则这样的搭配还是不要尝试的好。
其实,在slip-on大家族中,除了loafer这个异类外,其他的几个种类都是相当正式的皮鞋款式,应该说比起牛津鞋大家族来,是更加正式的款式,不少是礼服服饰搭配的主力军。
穗饰鞋(Tassel
僧侣扣鞋(monk
歌剧舞鞋(opera
皮鞋之选购保养篇
皮鞋是用来穿的,所以一双质料再高级工艺再精湛的皮鞋,如果不合脚,那也只是一堆废物。一双合脚的皮鞋,首先是靠选购而来的,确保其很快就能够合脚的步行;但一双终身合脚的皮鞋是靠保养出来的,以确保皮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形走样。所以,本篇就要先来谈选购,其次来谈保养。
古人做大事之前,必要沐浴焚香,则吉时而动。选购一双皮鞋虽然不至于那么隆重,不过在一些步骤上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要确认你购买皮鞋时穿的袜子就是你以后准备用来搭配那双鞋子的那种袜子,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袜子的厚度而使本来合脚的皮鞋变得不合脚。除此以外,最佳的挑选皮鞋的时间是傍晚。因为人的脚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比较小,而到了傍晚因为一天的血液循环充血的缘故,脚的长度会变长大约五毫米,而宽度上则会增加差不多一厘米,可不要小看这样的变化,放到脚上可是足够让你的脚不太好受的。所以傍晚买鞋,可以确保你最后不会因为脚变大而穿小鞋。如果一定要要在早上买鞋,那么就要确保预留出晚上变大的那个尺寸。
在做好了以上准备之后,自然可以出发去鞋店选购了。皮鞋的款式之前已经详细谈过了,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而主要侧重于皮鞋的合脚问题上。脚是一个三维的结构,所以皮鞋是否合脚也要体现在长、宽和厚度三个方面。
先来谈长度,毫无疑问这是选购皮鞋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事实上大多数皮鞋的尺码也就是根据长度来制定的。说起这个尺寸,那么就有必要区分一下鞋型尺寸和脚型尺寸。有的消费者比较幸运或者要求比较高,知道自己得的脚究竟有多少长,这个就是脚型尺寸。而绝大多数消费者往往只知道自己的鞋型尺寸,也就是穿多少大的鞋,但是对于自己的脚到底有多少大并不清楚。这两种顾客在选购皮鞋的时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略为的调整。由于人在走动的过程中,脚有一个向前冲击鞋子的运动,为了避免这个运动对于皮鞋的损害,所以一般鞋型尺寸要比脚型尺寸大一些,而具体大多少根据不同鞋的款式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保证脚在皮鞋中能够自由活动是一条基本规则,这也就意味着鞋比脚大1厘米左右是一个平均的选择,但是如果是有鞋带的牛津鞋或者用硬皮制作的皮鞋,那么这个尺寸建议放宽到1.5至2厘米;而如果是那种普通的无鞋带鞋,那么尺寸可以不用1厘米那么大,否则鞋面容易下陷产生褶皱,但是同样如果预留的尺寸太小导致鞋头有脚趾的形状出现,那就非常不雅观了。
当然,写的长度不仅仅是需要考虑从脚跟到脚尖的长度,由于我们的脚从侧面看中间的部分有一个弧度,而一般皮鞋的鞋底中部也会有一定的隆起以便配合配合脚的这个弧度,但毕竟即是同样脚型长度的脚具体的弧线也不一样,所以这两个弧度能不能够很好的契合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常常为人所忽视。但是要知道,如果两者不能很好的契合,那么长时间走路就会有容易疲劳或者不舒适的感觉,长时间甚至会影响脚部的健康。
至于宽度,相对就会简单一些。一方面鞋不能太宽,导致脚悬空的时候鞋可以左右摇晃;当然另一方面鞋也不能太窄,尤其是在刚刚穿上鞋还没有踏在地上的时候,因为一旦脚落地之后,全身的重量就会落在脚上,脚就会比原先更为宽一些,这也就意味着脚没有落地就感到窄的皮鞋必定是不合脚的。
最后要来说厚度。人有胖瘦,脚也是如此。有的人脚比较厚,可能会导致鞋面中部不好看的隆起,而有的人脚会比较薄,那么就会有无法撑起鞋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鞋业就在鞋型方面除了长度又增加了一个鞋围的标准,分为A到G一共十个等级。但问题就在于一旦一个长度的鞋子还要准备十个鞋围,那么势必生产的品种会过多,而且卖不出去的数量也会增加,所以鞋围也只是一个辅助标准,绝大多数厂商在一个长度尺寸下只会准备常见的几个鞋围供挑选。当然,对于日本以外的消费者,即使选购一些高级皮鞋,往往也是没有类似的鞋围数据可供参考的。要想在鞋围标准上找到合脚的皮鞋,除了求助于高级订制皮鞋以外,恐怕就只有一一尝试过去了。当然,另外一个替代的方法就是宁可选择鞋围较大的皮鞋,然后利用额外的鞋垫改变鞋的厚度,从而使脚能够适应鞋的厚度,这个方法倒有点媲美古代的“削足适履”,堪称“垫足适履”。
写到这里,选择一双合脚的皮鞋应该对你来说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更加严峻的环节——保养。作为一双高级皮鞋,尤其是那种可以穿上十几甚至几十年的高级订制皮鞋,如果在长期的穿着过程中好好保养,避免皮鞋的变形和损坏就相当重要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保养好皮鞋,鞋拔和鞋撑是必不可少的。
鞋拔相信很多读者都很熟悉了,种种质材长长短短,层出不穷。鞋拔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穿鞋过程中脚跟对皮鞋脚跟皮革的损坏,事实上大多数皮鞋的变形就是从脚跟的部分所开始的。如果不养成利用鞋拔来穿鞋的习惯,那么脚跟部分的皮革就很容易因此而变得松松垮垮的。
与鞋拔相比,鞋撑可能就是一个为许多人所忽视的工具了。鞋撑的作用,就是当你脱下皮鞋,利用鞋撑代替脚维持住鞋的形状,尤其是鞋面不会因此而下陷。值得强调的是,由于皮革具有伸缩性,所以一定要在皮革尚且有着脚的体温没有开始收缩的时候放入鞋撑,这样才能够保持鞋的最好形状。鞋撑有许多种,现在许多的家具店都回售卖一些由塑胶和金属弹簧制作而成的鞋撑,比起不使用鞋撑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一双高级皮鞋,使用这样的鞋撑是远远不够。一方面,弹簧过大的弹力,可能导致鞋撑不断地将鞋撑长,或者使鞋面过分隆起,反而变得越发不合脚;另一方面塑胶质的鞋撑也不具有其它的功效。所以,木质的,是用螺丝旋转调节的鞋撑才是一双高级皮鞋的高伙伴,一方面木质可以吸收脚汗遗留在皮鞋中的湿气,避免潮湿对于皮革的损害;另一方面螺丝旋转的调节方式可以恰到好处的使鞋撑和你的脚保持同样的长度,从而更好的代替你的脚来维护皮鞋。当然,如果能够有一对按照你的脚背厚度订制的鞋撑,那就是一件更加美妙的事情。毫无疑问,一对好的鞋撑代价不菲,但是与它能够让你的高级皮鞋长期保持最佳状态相比,恐怕还是一件相当划算的投资。
皮鞋除了会因为脚而变形之外,湿气尤其是大量的水分也是大敌。所以一双新购买的皮鞋,在穿上起之前就进行清洁并且涂上防水喷剂就是关键的关键。在这之后,定期的擦上鞋油,鞋油不但可以使你的皮鞋光鉴照人,更重要的是油份对于皮革有滋润作用,可以保持皮革的柔软。这些过程,相信作为皮鞋的长期穿着者应该不是太过陌生的过程吧。
不得不承认,在所有皮革中,起毛类皮革是最难保养的,相关的工具都是比较特殊的。比如在去处鞋面污垢方面,针对不同的起毛类皮革有不同材料的鞋刷(采用尼龙、纯毛、尼龙与铜丝混合等质材)或者是不同橡胶制成的橡皮刷;但如果不是普通干性的污垢,而是各类液体落到了鞋面上,那么最好是使用清洁专用的清洁用;如果出现了褪色现象的出现,那么就要使用同色的专用上色剂为仔细均匀的为皮革补色,以避免出现斑点不均匀的问题。当然,千万不要忘记的就是在补完色之后务必要再一次补上防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