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美式Style缔造者——Brooks Brothers
(2005-02-17 15:48:52)
(帮Mangazine7月号做的衬衫专题大半的文章之前就已经贴出来了,唯独这篇采访一直忘记贴了,现在补上)
已经记不得最早是什么时候听到Brooks Brothers这个品牌的,只记得当时是在那本曾经大热的《格调》中看到它的名字的,当然那时候看到的是中译本译者自己译的名字——布鲁克斯兄弟,也看到了作者保罗•福塞尔对其的评价:美国比较保守的男服商店。后来又买了那本在《格调》中多次出现的《权威预科生手册》(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认识了Preppy这个族群,也爱上了这个族群——爱屋及乌顺带也喜欢上了
Brooks Brothers这个preppy的最爱服装品牌。当然,那个时候还只能徘徊于上海锦江迪生的专卖店之外,看这其中
Brooks Brothers专卖店的种种服饰以及高昂的价格。直到来到香港求学以后,才开始与Brooks Brothers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有了一件又一件的Brooks Brothers服装,也因此越发爱上Brooks Brothers了。
——题记
2004年6月4日,香港中环太子大厦,Brooks Brothers香港总店。
约好了与Brooks Brothers香港代理迪生集团的PR专员Becky Pong在此见面。说来也巧,作为Brooks Brothers的忠实顾客,其在香港的6家专卖店(专柜)我去过5家,而且是常客。唯独中环的这家,路过多次可是没去都来去匆匆,没有进去仔细观摩过。此次借此机会,也算填补一个空白。
Becky Pong如约赶来,还带来了PR总监Nancy Tam和采购经理Andy Ng。三位相关人士接待的诚意无疑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我明白,这份诚意和重视其实是给予我们Mangazine名牌杂志的读者的。
在Andy的带领下,开始慢慢参观Brooks Brothers的中环总店。中环的总店上下两层千多尺的样子,比起其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十层楼上下的旗舰店来说并不能算大,不过在香港这个寸土如金的城市,比起Brooks Brothers旗下的其他几家专卖店来说,中环的总店已经是相当规模的了,因此产品也是最为丰富的。
一进门,就被右侧整堵的衬衫墙给吸引了。衬衫墙这个东西,可谓是极其有Brooks Brothers特色的一个展示装置了。整整一堵墙,上面都是类似书架一样的一个个分隔,每一个分隔里面都摆满了衬衫,粗粗算来恐怕也有五六十种上百件衬衫整齐的陈列着,随时等待着顾客的挑选。衬衫种类要多到要用一堵墙来陈列,如此的品种丰富程度恐怕也只有Brooks Brothers这样长期致力于男性正装的品牌才会具有,那些致力于六个月更新一次潮流的时装品牌是断然不会在衬衫这样一个并不昂贵但是却极其重要的男装服饰种类上大花血本的。
正在端详中环总店有什么其他专卖店没有的衬衫品种,一旁的Andy从衬衫墙上随手抽出一件衬衫,给我介绍起Brooks Brothers的优良做工来。“我们所有的衬衫都是使用单针车缝的,虽然工序要比双针车缝多一道,但是有更好的细节效果”。
对于Brooks Brothers的做工,我是早有耳闻。早在1818年创始人Henry Sands Brooks在纽约创立第一家成衣店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坚持这个特质了。当年的那句“制作及出售的货品,必定要品质上乘,取价公道,以满足追求及欣赏该等货品之顾客(To make and deal only in merchandise of the best quality, to sell it at a fair profit only,
and to deal only with people who seek and are capable of appreciating such merchandise)”
至今仍是Brooks Brothers品牌的灵魂所在。
既然谈起衬衫的做工,于是便问起Brooks Brothers衬衫所使用的面料质量。Andy很自豪的告诉我,几乎Brooks Brothers所有的纯棉衬衫使用的至少都是双股80支甚至100支的高档面料。听到这样的答案,自然是为其高质量而感到欢喜,可是却又有些吃惊。一般使用双股高档面料的衬衫,往往会在其衬衫后面的标签上以2ply进行标示,可是这样的标示却从来没有在
Brooks Brothers的衬衫上看到过。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对于Brooks Brothers这样以制作高质量服装为宗旨的服装品牌来说,使用好的面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自然也无需为此大肆张扬了。这样的一种低调恰恰是Brooks Brothers灵魂的一种体现啊!
向前几步,来到了衬衫墙法式双叠袖口衬衫的部分。也许是还年轻的缘故,对于过分死板的正装总是有几分抗拒,所以即使是选择正装衬衫,也喜欢挑选那些多几分玩味的品种。而法式双叠袖口衬衫的那种独特的袖口形状以及独有的袖扣搭配使用方法无疑为死板的正装衬衫增加了几分趣味。殊不知,在偌大的香港,要寻找一件质量上乘而且价格合理的法式双叠袖口的衬衫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曾经有一个时期不得不为此求助于专业的衬衫定制服务,而有了
Brooks Brothers便不必如此麻烦了。在他家众多的法式双叠袖口衬衫中,我的最爱无疑还是那蓝底白条的异色领衬衫。那白色的领口和白色的袖口与蓝底白条的躯干形成鲜明的反差,不但搭配西服的时候效果绝佳,即使单穿也比普通的素色或者条纹衬衫具有更加的层次感。唯独可惜的就是没有粉红底白条的异色领衬衫,作为异色领衬衫的另一经典样式,不能拥有一件实在是有些惋惜。
在法式双叠袖口衬衫的边上,便是其亲密伙伴袖扣的柜台了。法式双叠袖口当然少不了要配袖扣,可是袖扣寻觅起来却比法式双叠袖口更为困难,不是价格太贵就是品种太单调,毕竟在中国市场,习惯穿双叠袖口衬衫的人士还是相对较少。Brooks Brothers的袖扣好处就在于既不太贵,又有足够多的品种选择。不过我最喜欢的反而是一边不起眼的袖球,比起纯金纯银质地的那些袖扣,真丝质地的绣球反而显得更加斯文和内敛。而且其众多的颜色选择也更加容易配衫。这样的好东西,除了Brooks Brothers我还没有在第二家中看到过——所以幸好有Brooks Brothers。
在袖扣的旁边,同时陈列的还有领尖撑。第一次看见Brooks Brothers出售的罐装塑胶领尖撑的时候就颇为赞叹Brooks Brothers的细心,即使洗涤的时候遗失了一个,也可以零配补上,从而保证领尖的永远坚挺。后来才发现,这样的赞叹还是低估了Brooks Brothers,它们不但有普通的塑胶领尖撑,甚至还有纯金质地的领尖撑出售,一个皮质的小包中躺着若干对做工上乘的纯金领尖撑,实在是相当漂亮的收藏品,而一旦将其插入领尖中,当然效果肯定也要比塑胶的来的更加坚挺。
看完一楼的衬衫墙以及三个圆桌上几百种款式的领带,便顺着楼梯上了二楼。也许是要顾及门面以及兼顾女装的原因,一楼的商品品种比较单调,真正的好东西都在楼上。除了Brooks Brothers最拿手的美式西服以外,最吸引我的还是更多的衬衫种类选择。
皱纹布的衬衫品种还真不少啊!虽然个人并不太喜欢这种质料的衬衫,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那种蓬蓬松松的外观以及与皮肤接触的质感实在是夏季的理想选择,而这种面料诞生的幕后功臣恰恰便是Brooks Brothers,而且远在1830年。
说到夏天,我最喜欢的还是一旁的麻质衬衫。香港这个闷热的地方,真正穿着舒服的衬衫,还要数麻质的面料。不过也许因为成本或者易皱的原因,有麻质面料衬衫可供选择的品牌实在不多,更何况面料之外还要讲究做工和款式。如今有了Brooks Brothers的麻质衬衫,这一切都不是烦恼了。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虽然麻质衬衫的颜色选择不少,可是我最爱的嫩红色却只有长袖的版本,短袖的欠奉。
“要是长袖的能够改短袖就好了”,随口叹息了一句。一旁的Andy提醒我Brooks Brothers有改衣服务的。一听到此项服务,对于Brooks Brothers的好感又多了几分。说到底正装这个东西,合身是最重要的。可是所有的成衣要做到绝对的合身简直是不可能的——成衣毕竟不是定制。而有了Brooks Brothers的改衣服务之后,在成衣店买到真正合身的服装才不会奢望,说到底这也是一个真正讲究品质的正装品牌必须具有的服务。
走马观花总算看完了
Brooks Brothers中环店的所有品种,在临走门前突然想起了一个细节,回头确认了一下,多了几丝遗憾。整个店中,以女性sales为主,依稀也只有二楼有几位年轻的男性sales。想想Brooks Brothers百多年来美誉不仅是其高档的质量,其卓越的服务同样必不可少。当年为
Brooks Brothers服务了65年的资深店员Frederick Webb前后服饰了美国金融世家JP Morgans五代成员的传奇至今仍就为人所津津乐道。说到底,男性的正装,终究是男性才会真正有感情的东西,而对其地掌握和穿着也是一件需要时间沉淀的事情,如果有几位资深的男性店员在
Brooks Brothers香港店中坐镇,一切恐怕会更加完美一些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