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夷公果然没有让周厉王失望,很快就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而方案——那就是“专山川林泽之利”。
这个方案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让天下的诸侯、贵族和百姓,把之前他们自己私自开采的、属于周王室的土地,全部如数、无偿的上交给王室。
这样一来,那些已经被开采出来的土地,包括良田、树林、矿产等等,它们的收益,每年都会给周王室带来一大笔可观的收入。用这笔收入来维持王室的正常开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剩余的钱财还可以另作他用。
在荣夷公看来,这个既收回了王室原有的土地,又增加了王室的收入,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方案提交给周厉王之后,马上就得到了批准。
于是,在周厉王的大力支持下,荣夷公就肆无忌惮地干了起来。
但是,周厉王他们并不知道,夺了诸侯、贵族们的这部分田地,虽然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但他们还不至于会被饿死;但百姓们就不一样了,随着自己家族的扩大,原有的井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自己开垦的这份土地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所以,在广大百姓的眼里,这块田就是救命田!
民以食为天,如果人民连生活下去的权力都没有了,那么他们将会什么也不再害怕。
周厉王“专利”诏令刚一下达,天下一片哗然。别说老百姓不敢了,就连过惯了荣华富贵的那些诸侯和贵族们,他们也不答应!
我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开发了这么多年,刚刚收回成本,你说回收就回收了?!不行,得要个说法!
于是,他们纷纷上书,请求周厉王取消这一诏令。
对于他们的请求,周厉王数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首先,自己作为天子,不可能随便就收回发出的诏令;再者,自己实在是穷怕了,如果再没有额外的收入,自己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既然天子不给自己讲理,那么大家也就少不了在下面埋怨几句。甚至有的母亲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也把周厉王当成了反面教材。教育自家的孩子,今后做人、做事一定不要太绝、太霸道,要给别人留一点生存的活路。
这些不得入耳的话语,周厉王自然听不到。但是,有一位仁兄听到了,放心,他是好人,绝不会在背地里打别人的小报告。
这位仁兄就是——芮(rui)良夫。
芮良夫,芮国国君。与荣国一样,也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芮良夫此时在周王室辅佐周厉王治理朝政。
当他听到百姓如此之多的怨言后,决定前去劝谏一下周厉王,
芮良夫认为,周厉王想要增加王室收入的想法并没有错,但他却用错了人(荣夷公)、用错了方法(无偿的强制收回),这样肯定会造成周王室与臣子百姓的矛盾。
然后,他又引经据典,劝说周厉王不要与民争利,更不要独占天下之利。总之一句话:天下的财富是天下人的,不是周王室自己的。如果周王室真要独吞的话,天下人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不管芮良夫如何的劝说,周厉王都一副不予理睬的表情。无奈,芮良夫只好告辞而归。
一年之后,在“专利”政策的实施下,周王室果然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看到眼前那堆积如小山般的财物,周厉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当然,对于荣夷公这位大功臣,周厉王是绝对不会亏待的。不但给予了现金奖励,而且还任命他为周王朝的卿士(相当于后世的丞相),让他掌管周王室的所有政务以及今后的“专利”事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