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块百姓自己开垦出的土地,因为不在周王室的统计之中,所以也就不用上交任何的赋税,收多少,自己就能够得多少。
这股开垦私田的风气,先是在远离周天子的边远地区进行。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周王室附近的百姓也加入到了其中。
在大家看来,反正周王室的土地太多了,开垦一点半点的,他也不知道。别人都这么做了,而且还得到了很多实惠,自己为何不这么做呢?
但是,伴随着诸侯、贵族以及百姓的富足,周王室却走向了“财政悬崖”。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随着王朝中后期的到来,周王朝的国势已经进入了下坡阶段。但是,天下的局势并没有因此好转,反而更加得动荡不安。
尤其是王位传到周厉王手中之后,国家为了对付外族的入侵,不断进行着自卫反击战,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和粮草。除此之外,周王室为了维持自己的颜面,每年还要举行各种排场巨大的仪式;诸侯们来朝见时,他们可以给自己带些土特产,但自己作为周天子,必须以金银等财物作为回馈。一切的一切,又都是一笔笔巨大的开支。
而周王室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准备开发出更多的土地,所以他的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开始多,收入少,政府赤字连年递增。日益增加的财政开支,与逐渐减少的财政收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很快就凸显了出来。
于是,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就成为了周王室摆在眼前、急需迫切解决的一个难题。
人才的重要作用
还是那句老话,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对于周厉王来说,想要增加财政收入、是国家富强起来,并不是说话就能解决的,而他自己又不懂行,不懂得如何理财。
既然如此,那就找位帮手吧,让他来帮助自己来解决这个让自己头疼的难题。
就这样,一位仁兄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他就是——荣夷公。
荣夷公,荣国国君。荣国是与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早在周文王时期,荣伯就曾在朝中为官,辅助周文王治理国家。
荣夷公在诸侯之中善于理财,那是非常有名的。周厉王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才把他由封国调到了中央政府来就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