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夷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莫名其妙地在背后挨了敌人重重的一击。淮夷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四散而逃。
是啊,淮夷人怎么着也不会想到周军会有这一招。因为相对而言,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淮夷,是不会懂得这些比较先进的作战理论和方法的。
周厉王并没有放过那些逃亡中的淮夷,因为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如果不好好教训一下这帮人,过不了多少时日,他们还会好了伤疤忘了痛,继续来给自己找茬的。
镐京保卫战
教训完噩侯和淮夷,周王师的威力已经完全展现了出来,这下天下该安定了吧?
答案是——没有!
198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下泉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多友鼎》,其上的铭文记载了周厉王时期的又一场战争。
猃狁(xianyun,西戎部落的一支)人见周王朝东南方的几个部落(淮夷)方国(鄂侯)很有勇气,敢于向周王室挑战,自己很是羡慕,总想加入这场热闹的战争之中。
于是,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他们出发了。
然而,他们的胃口要比噩侯、淮夷他们还要大。因为他们的进攻目标是其他诸侯们从来想都不敢想的地方,那就是周王朝的老巢——镐京。
镐京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周王朝当年夺取殷商王朝天下的根据地,是周王朝的根本所在。除了朝会、东巡的时候去一下东都洛邑,剩下的几乎所有的时间,周天子都会待在镐京。处理政务也好,吃喝拉撒也罢,反正这里是周天子和周王室的家。
对于这个周天子和周王朝权力机关的所在之地,说什么也不能让外族入侵进来,就是外围也不能让他们靠近。
于是,周厉王给手下将领们下达的死命令是——务必把猃狁人消灭在镐京的外面,违令者斩!
于是,这个艰巨的使命就落在了一名叫做多友的将领身上。
经过十多天的激战,多友同志共与猃狁人发生大、小战斗四次,而且四次都取得了胜利。最后,多友兄弟在击败猃狁人后,带着自己的战果回到了镐京。
此战,多友兄弟共杀敌三百六十六人,俘获二十三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而且还救回了被猃狁人俘虏的周朝百姓。
周厉王组织和指挥的这几次都城自卫反击战,都以胜利而告终。他的胜利,不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也使周王室的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