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0]——齐国那场几十年的内乱

(2013-01-05 17:23:46)
标签:

风雨大周朝

刘宴斌

杂谈

分类: 风雨大周朝(1——200)

   在处死齐哀公之后,在纪殇侯的建议下,周夷王废掉了齐哀公的儿子,而该立他的异母弟弟、也就是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姜静为新任齐国国君。

 

   姜静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对自己的哥哥痛下杀机。虽然他得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君主宝座,但是,这个座位注定不会让他坐太久,他也会为自己的这一野心付出应有的代价!

 

  都说冲动是魔鬼,周夷王为了出出自己心中的那口恶气,在不查明事实真像的情况下,贸然对一个大国的诸侯君主使用野蛮的刑罚。此时,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一冲动会给齐国带来多大的危害。

 

  此时,这起事端的挑起者、正在洋洋得意的纪殇侯并不知道,他的这一荒唐闹剧,会为自己的后世子孙带来无尽的烦恼。

 

  从此以后,齐国就和纪国结下了深仇大恨,并且开始坚持不懈的复仇行动。在经过近十代人、一百多年的努力奋斗之后,齐国终于有了灭掉纪国、为自己的祖先报仇的能力了。

 

   齐襄公八年,伐纪,几国灭亡。

 

   然而,周夷王冲动的结果并不仅仅如此,也就是从他确立姜静为新一任齐国国君的时候其,齐国就开始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混乱之中。兄弟之间、叔侄之间为了争夺国家统治大权,开始了刀兵相见,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武装斗争。

 

   为了避开自己哥哥齐哀公残余势力(主要是他的儿子和亲兄弟)的报复,姜静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当初姜太公建立齐国的时候,周王室给他指定的都城是营丘,现在为了自己的安危,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前一度称是眼前的重中之重。

 

  于是,姜静把自己的都城由营丘迁移到了不远处的薄姑,重新再次建都。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躲避是没有用的,所谓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只要人家还想报仇,你躲哪儿都是没有的,你就一辈子不出来了么?

 

  就在姜静在薄姑刚刚稳定下来没多久,齐哀公的同母弟弟姜山(这兄弟名字起的确实不错——江山)在与自己的侄子(齐哀公的儿子们)以及自己的手下商议、策划许久之后,终于决定趁现在姜静立足还不稳,对他进行讨伐。

 

  让姜山同志无比高兴的是,由于齐哀公当初在都城实行的政策还算不错,在老百姓之中很有人缘。当大家听说有人带头要去讨伐那个害死老国君的姜静的时候,无数人都拿着家伙跟了上来。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次讨伐的结果很明显——齐胡公姜静被乱军杀死。齐哀公的儿子为答谢叔叔的恩德,都主动放弃了国君之位,让给了叔叔姜山。

 

  于是,姜山同志出任齐国的新一任国君。姜山兄弟就是齐献公。

 

  姜山兄弟上台后,立马着手做了两件事情:首先是把齐胡公、也就是自己那个异母弟弟姜静的儿子们,统统都给赶出了齐国,避免他们在国内给自己找事(献公很仁义,没有把他们斩尽杀绝)。然后就是效仿当年姜静的举措——迁都。

 

  虽然齐国的百姓已经承认了薄姑这个新都城,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都是姜静派人修建的,他在这里的群众基础要比自己强的多,自己在这儿住的心里很不踏实。所以,迁都也就成了第二件大事。

 

  这次,齐献公同志把都城由薄姑迁移到了一个现在大家都极为熟悉的地方——临淄。

 

  没错,也就是从这时起,临淄也就成为今后近七百年来,齐国唯一的一个都城所在地,直到齐国被秦国给灭亡为止。 

 

  在齐献公姜山和他的儿子齐武公姜寿在位的三十五年里,由于他们实行的政策深得民心,以及防守的得当,故而齐国内部还算稳定,几乎没有来主动找事的人。

 

  齐武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厉公姜无忌(不是张无忌)是个不太安分的主,根本就没把父亲临终前嘱咐自己要时刻防备胡公后人的反扑当回事,整天都在琢磨这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从老百姓那里得到最大的收益。

 

  没想到,父亲的临终前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由于齐厉公对百姓只知道横征暴敛,从不体恤民力,最终还是引起了百姓的愤怒。

 

  这时候,远在国外但却一直关注着国内局势动向的齐胡公的儿子们,发现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于是,他们借助齐厉公对边关和都城防守松懈的机会,趁机混进了临淄城。

 

  潜伏下来后,他们整天在百姓中间煽风点火,宣扬国君的昏庸和残暴。终于,大家被他们给说的失去了理智,百姓心中的怒火终于点了起来。

 

  于是,齐胡公的儿子们便带领着临淄城的百姓们,开始攻打齐厉公的宫殿。当然,齐胡公的儿子们有广大百姓的支持,但齐厉公作为一国之君,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队。

 

  就这样,临淄城在混乱了一天之后,杀喊声终于消失了。但是,随着战斗的结束,参与战斗的双方勇士们都傻了眼,因为他们的老大(胡公的儿子们以及齐厉公)都在这场战斗中被对方给杀死了。

 

  戏剧性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

 

  还好,齐厉公的儿子姜赤在战斗中幸存了下来。无奈之下,齐国人只好重新扶立厉公的儿子姜赤为新一任的齐国国君。姜赤就是齐文公。

 

  当然,对于‘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齐文公是一定要报的。于是,在内部人员的指认下,当时攻入齐厉公宫殿的七十位勇士,都去了一个共同的地方前去报道——阎王殿。

 

  冤冤相报何时了,随着胡公的儿子们的死去,他们之间的仇恨就此了结!

 

  从齐文公开始,齐国从新走上了稳定的发展道路,前途一片光明,为后世那位霸主的出现积攒着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