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故事)风雨大周朝[5]
标签:
后稷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竹书纪年风雨大周朝 |
分类: 风雨大周朝(1——200) |
后稷虽然被分封在了邰地,但他只能让自己的家人前往封地。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工作,还要继续为天下的农事而操劳。
后稷啊,好好工作吧。给你的后世子孙们做一个好的表率,他们将在你的光辉下继续前进!
大的事情自己暂时做不了,那给别人打打下手,做下辅助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在舜执政时期,他一直都在给忙于治水的大禹跑前跑后,也为治理水患做出了自己的一番努力。
治水的工作完成之后,舜感觉他的为人还很不错。于是,就又给他安排了另外一份工作——深入百姓,宣传各种基本礼节。
后来,契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块封地。而且这块地名大家都极为熟悉,它就是——商。
同时,他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姓氏——子氏。
好了,契的故事暂时先讲到这里。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和他的子孙们来打交道。
后稷死后,其子不窋(zhu)继承了他的职位,成为了新一任的农师。
估计是后稷和他的儿子不窋都很能活,而且还都是那种长命百岁的人。因为在记载这段历史最为详细、同时也是最为权威的史料——《史记·周本纪》当中,在不窋末年的时候,历史的进程就一下子进入了夏朝末期。
咱们姑且不算舜和禹在位的几十年,但就夏朝一朝,就有四百七十一年的历史(《竹书纪年》)。别说在那个人均寿命连四十岁都不到的年代他们不可能活到百岁,就是假如他们真有那个本事,活到一百岁,而且两人终生都在工作。那么,他们的时间跨度也绝不会有五百年之久。
那么,如此看来,应该是太史公搞错了。或者更进一步来讲,也许在太史公那个年代,有关周人最初的文献资料就已经遗失了。而且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关于周人初期的世系、以及他们的名字,等等所有的事情,再也没有人知道了。而一项修史严谨的太史公,又不能造假,他只能依照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如实的记载。
如果您不相信我的这个推断,那也没有关系。咱们再来看一份资料,来与《周本纪》做下比较。这份资料同样出自于太史公之手,那就是《史记·殷本纪》。通过前面的描述,咱们知道后稷和契的生活年代大体是一致的。如果不窋生活在夏朝末年,那么,契的那位灭掉夏朝的子孙——汤,在灭亡夏朝之前也曾经在夏王朝的统治之下生活了很多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