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后轩辕黄帝战炎帝败蚩尤。 经帝颛顼,帝喾传至帝尧.
帝尧在位期间,遇到了一件古今中外都很辣手的事情--洪水泛滥。
当时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发生了罕见的水灾。
奔腾的大水滔天之高,平原地带房屋被毁,庄稼被淹。
大水又没过土丘,包围高山,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无数,深受其害(估计比一九九八年的大洪水有过之而无不及).
帝尧想要向天下寻求治理洪水之人。
这时大臣獾兜进言,他向帝尧推荐了一个人———共工。
共工,神农氏的后人,其家族是治水世家。
共工氏的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
因此,獾兜说共工在防治小范围水患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议帝尧用他。http://www.ccots.com.cn/res_base/upload/article/image/2010_2/6_30/info_fpzngb1zr9q3.jpg(帝尧图)
帝尧素来对共工的所作所为有所了解,于是帝尧轻笑了一声,说道:“共工就会花言巧语,而且经常违背我的命令,别看他外表恭敬,其内心却十分傲慢,真正的治水他是不行的。”
但在獾兜的一再坚持下,帝尧也只好点头答应试一下。
果然向尧说的那样,共工在治水期间一直都在向尧汇报好消息,可就是水患不见减轻。
于是,尧听从大臣舜的建议,把共工流放于幽陵不周山。
后来愤恨的共工以头撞不周山而死。
帝尧又向大臣们征求治水之人,大臣们又都向他推荐黄帝的三世孙--鲧,说鲧可以治理好水患。
鲧,姓姬氏,字熙。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姬颛顼之子。
帝尧又轻笑了两声,因为帝尧同样知道此人的秉性。
他说:“鲧本人狂傲自大,违背民意,放弃教命,导致其部族毁败,像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治理好漫天的大水呢?”
但其他大臣都认为,鲧先前为了治水就多次奔波于各地,见多识广,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领导大规模的治水,天下间非他不可.
帝尧见大臣们众口一词,也就不好再固执己见,只好任命鲧去领导治水.
然而,鲧只知道水来土挡.构筑堤坝,结果仍然是失败的.
于是九年过去了,洪水依旧泛滥,百姓怨声载道.
这期间帝尧已经禅让帝位给舜。
舜摄行天子之事,巡视天下.
在巡视过程中,舜发现鲧治水无果,一气之下就把他流放到了羽山(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
后来,为了解除百姓心中的怨恨,舜又下令诛杀了鲧.(帝舜图)
舜也向大臣们征求治水之人,于是得到了鲧的儿子--禹.
于是舜任用禹来完成其父未完成之事业--接着治水.
但禹一想到父亲的死便感到十分害怕,便婉言谢绝了舜的任命,并向舜举荐了当时的名人,如契,皋陶等人。
可舜知道禹的为人,于是,他毅然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禹.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71120/000802e406ec08acccd51f.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