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多以前第一次在CQ见到菊草时,就在心里种下了一棵草。好几次有冲动想把它山寨出来却没有成功——既然是草就必须要拔出来病才能好!其实只要被我看过一眼又感兴趣的甜点,少有不能被后来山寨出来的可能性。菊草算是特例。直到做出来后我才明白,就跟它的名字一样,菊草果然是一种很特别的甜点,不光是它的外形,连它的做法都是那么不拘一格特立独行地标新立异。

太奇怪了好像菜花!David惊叫到。是的,这就是菊草了。毕竟是山寨的,跟原版有些区别,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外形很像了,配方和做法一定相当接近!如果改进一下,将“草”种得再浅一些(皮薄一些),再加些香精和色素会更像。看看原版的。
严格来说菊草属于一种中式甜点,所谓复合发酵面点(微生物+化学双效膨胀):一张像月球一样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奇葩煎饼皮,包裹着豆沙之类的馅料球。所以用西式甜点的思维是做不出来它的。味道可以想象并不惊艳甚至有些普通。但它的外形着实让人过目不忘,总有想动手复制的跃跃欲试。
不管怎样,五年多了,这棵外星“草”终于被拔了出来!
材料:
1、中筋面粉:100克
2、酵母:1克(微生物膨胀)
3、泡打粉:2克(化学膨胀)
4、温水:85克
5、鸡蛋:中号鸡蛋,约50克左右
6、植物油:15克
7、细砂糖:20克
8、即食黑芝麻馅料/红豆沙:适量
做法:
1、将除馅料之外的材料放一起搅拌均匀至面糊光滑细腻无颗粒。包裹保鲜膜发酵至原体积的两倍大小。
2、预热不粘煎锅,加少许油。
3、在面糊里加少许水略搅拌,将粗大气泡搅碎的同时将面糊的稀稠度调至恰当,还能增加面糊的筋性——煎出的饼皮富有弹性,包裹馅料的时候才不会破裂。
4、在煎锅里倒适量面糊,摊平,用较高的温度使面糊迅速膨胀并释放出气体,形成大量坑洼的孔洞。表面面糊凝固后即可铲出,放在盘子里,热气会把底部的焦皮软化。
5、放凉后的饼皮就可以包裹馅料了。
看煎出的饼皮效果(有密集恐惧症的慎看):

如果煎之前不搅动面糊,饼皮上会有更大的孔洞:果然是来自外星的煎饼啊!
咖啡味饼皮:配方与做法与前者类似,只将温水增加为100克,另加一包(40克)的白咖啡粉。
体会:1、如果室温不高又心急,可以增加1克左右的酵母,加快发酵速度。2、要煎出坑洼孔洞效果,高温是关键。高温迅速加热才能使微生物及化学反应加速并释放出气体。相反低温长时间加热只会让你得到一张光滑的饼皮。所以,在保证饼皮底部不会过度焦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火调大一些。
如果将配方中的用水量减少,可以揉成面团蒸出豆沙包。当然这样的豆沙包肯定能让人眼睛一亮:外皮不再光滑,而是像月球一样坑坑洼洼。这样的豆沙包有个好听的名字:松皮豆沙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