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菲娜(Séraphine
Louis
1864-1942,萨贺芬路易)非常令我着迷。她真是个天才——每次看她的画我都由衷地臣服!
往往这样的天才罕有人知。更何况在世俗眼里她那么不足为道的卑微:颜值几乎为负(对女人来说真的好可悲啊)身材臃肿不修边幅,出生贫寒的乡下人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只能给有钱人当女佣谋生,没有男人肯要她当然不会有孩子注定一生孤苦,喜欢甜食永远独来独往研制神秘配方女巫般古怪,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填补了打扫浆洗之余的所有时间……还是穷,仅有的钱拿去购买便宜的画具还得每次回家都躲着房东……唯一的运气就是碰到了赏识她的伯乐,让她得以在法国画坛留下名字成为原始画派(朴素派/稚拙派/幼拙派)的一员和为数不多的作品,然而还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运气用尽精神失常在疗养院里悲惨死去……她是璀璨星空里极微小又极特别的一颗星,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她的内心她的生活?还有去关心她最喜欢的甜点是不是——朗姆巴巴?
塞拉菲娜热爱甜食。和酒,常用自己的配方酿造“提神酒”享用,偶尔骄傲地用它来款待房客和修女。朗姆巴巴浸透了糖浆和烈酒,难怪成为她的最爱。也许还是她的灵感来源之一,谁知道呢?或者说,是朗姆巴巴滋养了一位天才的艺术家!
我在一本几乎算是古老的英文烹饪书里找到了这个朗姆巴巴的配方,名字叫baba au
rum。应该就rum baba。一种用酵母而不是泡打粉作为膨松剂的像面包一样的蛋糕。它能让你眼前一亮,哦天啦,原来蛋糕还可以这样做的!
然后想象着自己像塞拉菲娜一样做着朗姆巴巴……
材料:
1、牛奶:1/2杯(125克)
2、黄油:1/3杯(75克)
3、盐:1tsp(1小勺)
4、细砂糖:1
1/4杯(180+45克)
5、酵母:1小包(约3-5克?)
6、温水:1/4杯(60克)
7、鸡蛋:2个
8、柠檬磨皮:1/2小勺
9、中筋面粉:250克
10、水:1/2杯(125克)
11、糖蜜:1/2杯
12、朗姆酒:1/2杯
做法:
1、加热牛奶,加入黄油,盐,1/4杯(45克)细砂糖直到融化。放凉至温热。
2、酵母融化在温水中。加入到步骤1做好并放凉至温热的液体中。
3、加入蛋液和柠檬皮碎,拌匀后加入面粉,拌至均匀。盖膜发酵5小时。
4、将发起的面糊搅至光滑有弹性。倒入刷油的环形模具。静置30分钟(不必盖膜)。
5、180度烤约30分钟左右。
6、同时制作酒糖液:1/2杯水,1杯糖(180克),半杯糖蜜(可换成蜂蜜)放一个锅里,大火加热至沸腾,约10分钟后关火,略放凉后加入朗姆酒。
7、蛋糕出炉后马上脱模。趁热浇上酒糖液并浸泡24小时(酒糖液应将蛋糕完全淹盖)。泡好的蛋糕,轻轻一按就会看到有汁液渗出。
都说朗姆巴巴与萨瓦兰蛋糕相似。我却不愿像萨瓦兰蛋糕那样装饰上奶油和水果,即使那样会显得漂亮奢华。塞拉菲娜的朗姆巴巴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就像她本人一样。内心充实浓郁无比,任何的外在装饰都显得多余。在享用的时候不防加上几勺打发好的奶油(无需加糖)佐食,更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我叫它生命之河。塞拉菲娜的生命之河。里面有最瑰丽最玄妙最深奥的寓言和关于她的全部的谜。我可以盯着它,呆呆地看很久久很久……那只眼睛里有很多伤……总觉着它在背后盯着我看,把我看得很穿……
画得最多的还是树。她爱树,爱抱着树干,心烦了就跟树说话。她像孩子一样爬上树,坐在树枝上听风吹过的声音。树让她觉得安全,给她慰藉。树是她的起点,也是终点……此外就是她最常见到的花,草,果实(也跟树有关的)。然而她眼里的这些树,河流(她在那里游泳全身赤裸),花,草,果实,跟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经过她的想象折射诠释全都带上了塞拉菲娜的独特印记——天才的印记,或者她干脆就是一个会施魔法变出美丽图画的暗黑女巫。
一度非常疑惑:塞拉菲娜没受过任何的教育,更不用说什么美学基础,绘画技术等等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但她的画无论色彩还是造型构图布局都完美得无懈可击。那些颜色美得奇妙却又无法模仿,用现在能找到的颜料无论怎么调配都是失败。如果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果实给她创作的灵感,可她用图画表达的能力来自哪里?难道真的来自“天使的召唤”“神的启示”?
了解之后似乎有些明白过来。塞拉菲娜是虔诚教徒,教堂的彩色玻璃在阳光下五光十色错落有致,在她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给她上了最初的美育课程。钟楼悠扬的钟声强化了她对美的领悟。大自然和谐灵动的美则是她将自己的理解付诸表达的催化剂。没有能力购买颜料,她就自己配制(至今无没有人知道颜料的配方)。威廉·伍德(德国著名收藏家,她的伯乐)曾经问她这些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她只是笑笑说,那是个秘密!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她的作品依旧色彩饱满浓烈,呈现出一种现代颜料无法摹拟的美丽而奇妙的魔幻效果。伟大的塞拉菲娜无法复制。


她孜孜不倦地重复着一些极富装饰性的图案,变幻着形状光影和色彩夸张地几乎铺满整个画面。仿佛是她在不断反复着吟咏祈祷,向天父诉说她的信仰和获得信仰的狂喜——自己对美的理解,她找到了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然而美丽并非一蹴而就(哪怕她是天才),开始时她只在刷漆的小木板上画着简单的图案:一束青涩的野花,几个像眼珠的苹果,呲着嘴的搞怪樱桃……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练习终于羽化成蝶,铺满错落图案的每幅作品都高达两米。站在比自己还高出许多的巨幅图画前,不能不被它震慑折服——那种美近乎灵异,令人颤憟。
远不只表面的美丽。表面的美丽终究是浮光掠影。塞拉菲娜的画充满天才的想象力,每一道笔触都饱蘸生命的激情,挥洒着随性无拘酣畅淋漓。我似乎能看到一个真实自在的塞拉菲娜,将窘迫生活带来的烦恼远远抛开,赤裸着身体和灵魂,在树林里漫步和每一片叶和每一朵花对话,哼着歌在溪水中畅游……孤独和贫穷困不住对美的向住和想象的翅膀。庸常才是天才的死敌!
有时候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倒是一件幸事(错不在教育本身,而是太多的教育方式并不得当,以至于成为天才杀手)。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塞拉菲娜,笔触保持着孩子般的天真幼拙,全无矫饰匠气。称她为“稚拙派”,嗯,合适。没有使用任何高深的技术(或者根本不懂得如何炫技),简单朴实的作品,却能瞬间击中人心,令人感动难忘,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让我想到同样可以归为“稚拙派”的另一位高人:周星驰!每一部电影作品都充满童心,而所有的表达的方式,就像塞拉菲娜一样,朴拙,自然,不忘初心。什么,你要质疑他的专业性?哦,没关系,喜欢他的人多得不要不要的……

幸好有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花开花落》让更多一些的人认识了塞拉菲娜,让那些奇幻的美丽图画印入他们的脑海,片刻展开想象的翅膀,抵抗着平庸气味的侵袭。很喜欢电影的这幅海报,那真的很塞拉菲娜——导演是懂她的。

再后来我也明白了。塞拉菲娜的独特是塞拉菲娜的。塞拉菲娜可以被欣赏崇拜却不可以被复制。追求精致优雅也是一种态度,不可以妄自菲薄。偶尔做一块朗姆巴巴吧,想象着和塞拉菲娜,在树下一起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