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2015-04-09 01:54:42)
标签:

美食

圆模戚风蛋糕

超湿润细腻戚风

分类: 戚风蛋糕

    偶尔也有失眠的时候。不防烤个手工面包,或者,一个戚风蛋糕。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最近终于摸清了一些戚风的脾气,所以有了随时都敢于烤一个的勇气。感觉戚风就像一匹野马,刚上手时它桀骜不逊,弄得主人儿狼狈不堪。等跟它熟络起来,摸清了它的脾气以后,它就会变得服手贴耳的乖巧。等把它的味道也一步步提升起来,你就更离不开它了。毕竟它的用料最为普通简单,伸手可得。而且一旦做好了,怎么吃都是好味道:有奶油有水果就是水果奶油蛋糕的味道,没奶油没水果有果酱也不错,如果什么酱都没有,裸吃得了,湿润松软香甜,也是极好的。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戚风对烘烤条件很敏感的。用红外线烤炉烤出的戚风,跟热风炉就不会太一样。想起最早用红外线烤炉烤出湿湿的戚风蛋糕时的沮丧模样……然后同样的面糊送进热风炉里,又烤出个干燥的空壳壳蛋糕!新手是不懂得分析的原因的,于是被气疯。放弃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中空模具出现了。中空戚风模具是神器,它把棘手的戚风简单化了:中间是空心的,蛋糕容易烤熟透;中间树着根烟囱,面糊爬升有了更多依靠,出炉后也不怕回缩;深度也够可观,脱模后的蛋糕一律是高高挺挺的高富帅。这样的神器极大地提高了成功率。然后以为,戚风已经被攻克!事实是,你被表象迷惑,也被这个模具困住了,再也离不开它了。

    等到再次用回普通活底圆模的时候,才发现,这其实才是真正的神器:中空模烤出的戚风蛋糕味道单一,而用圆模可以烤出各种各样口感的戚风蛋糕,可以干,可以湿,可以膨松如云絮,可以细腻胜海棉,可以是舒芙蕾,也可以是北海道……试问,这些中空模能做到吗?越是简单的,越是博大包容的。关键看操控它的能力有几分。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刚上手时,总是希望能做出个完美的戚风蛋糕,组织均匀细腻自不必说,更要无裂纹,无回缩!然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死磕……现在,呵呵,只要烤熟透了,什么样的戚风都能接受,也总能找出办法来让它变得好吃。因为,戚风本来就是这样多变的啊。组织均匀细腻容易的,没有裂纹也是不难,至于无回缩,呵呵,见过哪种蛋糕冷却后完全不回缩的呢?只要回缩的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就是成功。尽量减轻回缩程度的决窍:蛋白打至足够硬!较低温度长时间烘烤,使面糊缓慢膨胀!记得一定要烤熟!出炉后千万要倒扣!还有,就是配方要合理!

    最近几次做的湿润戚风真是好吃啊!是传说中的舒芙蕾戚风吗?不过并没有水浴,也并没有去找专门的方子来做,现在有些怕面生的方子,冒然找来就做风险挺大的,不如按自己惯用的方子做,因为已经很好吃很知足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烤薄片的戚风总是容易成功的,新手不防从这里入手。但如果将同样的方子加量,两倍的量,三倍的量,想做出个厚实的七、八寸戚风蛋糕来,却常常失败:厚的戚风蛋糕真的不容易做呢!要注意更多的方方面面!为了防止被气疯,建议新手勿试。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材料(八寸活底圆模一个的量):

1、蛋黄72克,玉米油35克,温水55克,细砂糖15克,低粉85克,香草香精少许

2、蛋白125克,细砂糖55克,盐1.5克,白醋2克,玉米淀粉10克

做法:

1、温水,玉米油,细砂糖和香草香精放一起,拌匀后加低粉略拌匀,然后加入蛋黄拌匀至光滑细腻无颗粒。静置半小时(静置的同时打好蛋白)。调好的面糊较稀,用刮刀挑起可以顺畅垂落成蝴蝶结状。

2、蛋白部分打至十分发的硬峰状,直到蛋白脱离容器,向搅拌头聚集,但依旧有光泽,细腻,而不是失去光泽的棉絮状。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完成前改慢速,加入玉米淀粉拌匀。

3、分两次将蛋白与蛋黄面糊拌匀。如果面糊调得稀稠得当,蛋白打得刚刚好,两者拌匀的过程会非常顺利,很快就能拌至颜色统一。

4、盛入包围厚厚一层湿布的8寸圆形活底模具,抹平表面。轻磕消去大泡。放预热145度烤箱中下层,烤40分钟后,表面盖锡纸,再烤50分钟左右,直到用手按压蛋糕表面有弹性且沙沙声较小。

5、出炉后带模具倒扣在凉架上,放至凉透再脱模。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因为只有三蛋的蛋白,拌好后的面糊只够填八寸模具的四分之三满(7.5成满),烘烤时面糊膨胀最高处只与模具齐平。表面无裂纹,光滑完整。冷却后高度略有下降,无防。

    裸吃也可以好吃到爆掉的,还是戚风蛋糕!

深夜食堂之戚风细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