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MM从老家带来材料做的芋头扣肉,依然是那种香到骨子里的美好味道,连吃惯了重庆烧白的David,也连赞芋头扣肉很特别很好吃。当然是特别的,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

要做出家乡的味道,必须用到家乡的材料。对家乡的这款芋头扣肉来说,桂林的腐乳是灵魂,荔浦的芋头是关键,两者缺一不可:用热油炸得表皮深棕起皱的,浸渍腐乳调味汁的五花肉片,夹着用热油炸熟的,同样浸渍腐乳调味汁的荔浦芋头,摆成碗形蒸得酥香软烂后,倒扣在盘里,就完成了这道家乡的经典美食。桂林腐乳和荔浦芋头,就是让它香而不腻,风味独特的地方,就是让它区别于四川烧白之类的地方,也是让它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荔浦芋头,据说是芋头中的极品。蒸熟后非常软而面,而且带一股特有的香气。在家乡很常见的,家常做菜少不了它。但在帝都,唉,想找一个那个难啊。MM早有准备,来之前先把肉和芋头炸好,再不远千里地带过来,才让我们能够重温家乡美味。做过两盘之后,炸肉有多的够再做一份,只是芋头不够了。为了再攒一碗芋头扣肉,我跑遍了周围大大小小的超市,终于不负苦心,在一个农贸市场里找到一个声称是荔浦芋头的芋头。炸熟后有几块面的,也有几块不面的,很奇怪。不过好过没有。用同样从千里之外带来的腐乳汁浸渍过之后蒸熟,还是能再次体验小时候的味道,颇然欣慰。

美丽的槟榔花纹,是荔浦芋头特有的哦!
桂林腐乳和荔浦芋头的组合,造就了一方独特美食,也造就了一方人的饮食习惯。
习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浸淫,成百上千种的机缘巧合,才造就那一份经年难改的,魂牵梦萦的思念。习惯的力量真的很大呢。
在任何地方做美食,都不能忽略一样东西:当地的习惯。
也正是因为这些千差万别的习惯,才造就了这么数不胜数千差万别的独特美食。

千年的古老堤岸,不在乎多等几年。即使留不住昔日的山清水秀,也没有关系,总有新的希望在蕴酿。
芋头扣肉的做法(MM口述的):
1、烧锅水,放入几片姜,两三个八角,将整块带皮五花肉放入水中煮到十几分钟,煮到肉皮能用筷子插进去即可。捞起后趁热在肉皮上抹一层高度白油,或是红糖水(也有抹老抽,蜂蜜等等的做法),晾干(如果没晾干的话下一个步骤炸的时候就会四处溅油)。
2、把锅烧热,倒入适量食用油,肉皮向下放入锅中炸至肉皮呈棕红色时捞起,肉皮要煎得棕红微微起泡。放凉后切成厚薄均匀的肉片(可以切得略厚一些)。
3、荔浦芋头去皮,切成与肉片厚度接近的圆片(略厚一些,因为炸熟后收缩),放热油里炸熟。捞起放凉,根据肉片高度修整,切去的边角留下来。
4、碗里倒入适量的生抽,一块桂林腐乳,一点点味精拌匀成腐乳汁。一片一片地将五花肉和炸熟的芋头放进碗里,均匀地粘一层腐乳汁,再一块五花肉一块芋头片相间地摆放碗底(肉皮冲下,芋头圆顶冲下),边角和顶层可以用步骤3中切下的芋头片边角料和肉片的边角料来做填补(扣过来以后,这些边角料就会被掩饰起来)。
5、放蒸锅里中火蒸70分钟左右(或用高压锅压28分钟左右),直到肉和芋头都变软烂。
6、吃的时候用一个大盘扣在蒸肉的碗上,翻转过来,将碗移走即可。
MM做的芋头扣肉,用高压锅压的,非常香软,好吃到极。

我做的,第一次,手忙脚乱。不敢用高压锅来压,就用普通蒸锅,蒸了70分钟左右,也软烂了。多谢腐乳的功劳,味道还算不错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