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真正呢?因为那些只在高粉里掺了不到20%大米粉的面包不能算是大米面包的吧。充其量只能算是大米味儿的面包。能算得上是大米面包的,大米粉的含量至少应该在80%以上,甚至100%。大米粉含量100%的大米面包,适合那些对小麦粉过敏的人士食用,很小众的,里面少不了要放一些食用胶,除非这种大米粉是事先经过特殊处理的。而大米粉含量80%(另含20%的谷朊粉)的大米面包,因为原材料更容易获得,也不需要任何添加剂的使用,更加健康也更加方便制作一些。
南方人对大米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喜爱。所以WZJ一提起做大米面包,我自然要举双手赞成的。结果是,我又一次被WZJ折服了——上次的巧克力海绵蛋糕不消泡的秘密还没有研究出来呢。看来WZJ能做到的事,是让我这种凡人想到死也想不明白的。所以,再不想跟她PK了(那是白费劲),直接用她提供的大米粉和她教的方法来做了。因为做法跟普通面包差不多的,甚至更容易,所以一次就成功了。记得看过一篇跟做粘米粉面包有关系的博文,说米粉面包的原材料不能自己DIY,而是要直接买日本进口的预扮粉来做——有些太武断了吧。我们用的可不是日本进口的预扮粉,而是100%的国产材料,而且就是身边很容易买到的材料呢。
省略了基础发酵,大米面包只需要小麦粉面包大约一半的时间就做好了。对面包高手来说简直是 a piece of
cake。神奇的大米面包刚出炉时非常软非常润,浓浓的大米香好闻极了。不知不觉就会多吃了几个。

存放过夜后的大米面包要略干一些,不过也很好吃,配上酸甜可口的果酱,吃起来一点不比小麦粉面包差,甚至更好,尤其是对我们这些热爱大米的南方人来说。最长有次把大米面包存放了四天之久,吃起来仍然松软。有本书上说,隔夜变硬的大米面包蒸一蒸就会重新变软,没有试过。倒是有次把大米面包切成片放进烤箱里烤了烤,烤成像吐司一样两面焦黄,然后抹果酱来吃。其实大米面包如果做得好的话,性质跟普通的小麦面包一样的。你会把放隔夜的小麦粉面包蒸来吃吗?
大米面包比小麦粉面包更容易消化,更适合我们这些南方人。所以,除了经典的黑豆面包,这种香香软软的大米小餐包将是我的另一个最爱。
我的大米小餐包是酱紫做出来的(经过WZJ审批)。

材料:大米粉250克,谷朊粉50克,细砂糖35克,脱脂奶粉10克,盐4克,酵母6克,水235克左右,
无盐黄油18克。
做法:
1、大米粉与谷朊粉放一起拌匀,过筛1-2次。
2、在1中加细砂糖,奶粉,盐,酵母,拌匀后加水混合成团,放搅拌机中速搅打10分钟左右,直到面团表面变得光滑。改低速,加室温软化的无盐黄油,搅打3分钟左右直到面团将黄油完全吸收。改中速再搅打5分钟左右,甚到面团能抻出光滑完整的薄膜。
3、盖膜或容器室温静置20分钟。分成约80克的8个面团,滚圆,放铺好锡纸的烤盘,35℃左右发酵50分钟,直到面团变成原体积的2.5倍大。
4、放烤箱中层,190℃烤20分钟左右。
5、放凉架冷却,然后马上装密封袋保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