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美少女神探南茜·朱尔的破案蛋糕——lemon bar

lemon
bar的中文名翻译得有点乱,俗点的把它叫做柠檬条、柠檬饼干、柠檬方糕,甚至柠檬方砖,雅点的称它为柠檬冰糍、柠檬酪糕,等等等等,似乎想叫它什么就是什么。想想它蛮惨的,在美国那么流行,在中国却连个固定点的名字都没有一个。叫柠檬条?国内喜欢把一种柠檬果脯叫做柠檬条。叫柠檬饼干?它跟饼干长得实在不像,倒是更像派,不过又不是真正的派。叫柠檬方砖?好奇怪的名字,要拿它打人吗?柠檬方糕?这个名字有点接近,不过一提起方糕,总让人联想起米粉做的中式点心,而不是西式的蛋糕。柠檬酪糕?比方糕强些,可是容易让人误解它跟乳酪有关系。至于柠檬冰糍,好听是好听,可惜跟超市里卖的冰糍不是一回事。要不就叫柠檬芭好了!反正它不是蛋糕不是饼干不是派不是果馅饼……
在电影《神探南茜·好来坞的秘密》里,柠檬芭帮南茜破了个案子,功力大大的哦!

其实电影里面的蛋糕有好几种呢!把柠檬芭放在最先出场的一个,说明它在美国是很常见也很受欢迎的一种甜点哦!事实也是如此呢!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与柠檬芭类似的柠檬派!那种刺激的酸和甜,似乎让老美的胃很受用。对于喜欢清淡口味的中国人来说,柠檬芭算是重口味的甜点了。所以,柠檬芭,适合重口味的你!
不得不提及最近刚上映的电影《柠檬》!似乎也叫《柠檬缘》。

柠檬就是酸酸的心,盐是咸咸的泪,融在一起,这味道其实就是爱情!
电影最菁华的部份就是这句台词了。
其实去影院不只是因为柠檬,也是冲导演章家瑞去的。几年前他拍的《红河》我很喜欢,回看了很多很多遍。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鬼才导演。可惜在《柠檬》里,我只看到了一个庸才导演。安岳悠久深邃的柠檬文化,完全被一个平庸俗套的爱情故事遮掩,甚至是破坏!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只是那句台词去编造一个既不浪漫也不感人的爱情故事?而柠檬呢?柠檬只是一个道具而已!甚至连安岳有名的柠檬园都没有一个出镜的机会……真的,蛮失望的!对它寄于厚望的安岳人都会失望的。
虽然我不是安岳人,就算因为David的关系,也只能算半个四川人。不过我相信,安岳的柠檬文化,一定要比电影里表现的要更有深邃意蕴。绝不止是那条旧火车上当地果农背的一筐柠檬那么简单。不止是周诺爷爷讲的那个关于柠檬蜜饯的故事。
柠檬的酸加上咸咸的盐,就会产生甜甜的感觉吗?普州太后许黄玉与安岳情人的传奇,还有
那个玛格丽特鸡尾酒的故事!包括那句经典的台词——主题选得蛮好的,只是表达的方式有点问题。我宁愿想象出另外的情节来串起它们。
虽然电影不如人意,倒是让我认识了安岳柠檬。
原来中国也可以有很好的柠檬的。而且,这样好的柠檬就在四川,在安岳。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安岳的柠海。
因为,喜欢做甜点的人,对柠檬的依恋程度,是要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的。
有机会,也腌回柠檬蜜饯,看看柠檬的酸加上咸咸的盐,怎么就会变成甜甜的味道。
也去品尝一杯玛格丽特鸡尾酒,看看龙舌兰、君度、青柠汁和盐,怎么就能让人感受到一颗酸酸的心、咸咸的泪,爱情的味道,以及,刻骨铭心的思恋。
再回到重口味的柠檬芭上来!酸酸甜甜的非常过瘾哦!
经典柠檬芭做法(6寸方形慕斯模):
饼皮材料:
1、中粉:60克
2、无盐黄油:45克
3、浅色黄糖:15克
4、糖粉:15克(另外准备一些做表面装饰用)
5、盐:少许
做法:
1、室温软化黄油,加糖、盐,搅打至颜色发白,非常膨松。没有黄糖的话可以用细砂糖代替。
2、加入过筛中粉拌匀。
3、6寸方形慕斯圈用锡纸包住底装。将2铺进模具,轻轻抹平表面。
4、放烤箱中层,200度烤18分钟左右,直到表面金黄。
馅料材料:
1、鸡蛋:2个,
2、蛋黄:1个(蛋液共约120克)
3、细砂糖:150克
4、玉米淀粉:30克
5、柠檬汁:120克(半杯,约3个大号柠檬约500克榨的汁)
6、柠檬皮碎:1小匙
做法:
1、蛋液加糖、玉米淀粉拌匀,过滤一次。
2、加入柠檬汁和柠檬皮碎,拌匀。
3、倒入模具(饼皮已经烤好)。放烤箱中层,160度烤40分钟左右。
4、出炉放凉后脱模切块。洒糖粉装饰。
加载中,请稍候......